唐亚华:拼多多能啃下农业这块硬骨头吗|深燃

3月21日,拼多多交出了2021年四季度及全年成绩单。

财报显示,第四季度,拼多多营收272.3亿元,同比增长3%,全年营收939.5亿元,同比增长58%。拼多多2021年前三季度的营收增速分别为239%、89%、51%。过去一年里,其营收增速在放缓。这也是整个互联网行业过去一年的共同特点。

但拼多多的赚钱能力在增强。2021年前两个季度,拼多多分别亏损29.05亿元、4.91亿元,到了第三季度,公司首次单季度盈利11.49亿元。第四季度,拼多多净利润达到66.2亿元。

最新的财报还传递出了两大信号:一、拼多多从重营销转向了重研发。数据显示,四季度,拼多多营销费用同比下降23%,研发费用同比增长4%。2021全年的营销费用只增加了9%,研发费用却同比增长30%;二、拼多多正在全力押注农业。拼多多声称已将二、三季度的利润全部投入到“百亿农研专项”中,四季度的利润也将用于农研科技领域。

值得注意的是,从生鲜水果起家的拼多多,已经稳住了农业电商基本盘,为什么还持续投入在农业产业链升级这样的苦活累活上,并开始讲农业科技的故事?拼多多全力宣传的科技赋能农业,会面临哪些挑战?

拼多多“激活”小农户

截至2021年底,拼多多年活跃买家数达8.687亿,同比增长10%,单季新增约140万。在供给端,2021年第四季度,拼多多直接连接了百万涉农商家、千万农户。

阿里和拼多多这样的综合电商平台,当商家和用户数达到一定规模后,再想继续突破,就要去挖掘细分市场了。拼多多在农产品业务线上,就找到了小农户这一新的切入点。

刺激小农户的生产积极性,制定相应的标准很重要。

我们在拼多多上买水果时,常常能看到规格选项里有大果、中果、小果,分别标有对应的克数,价格也略有差别。比如拼多多平台上的丹东草莓,按照单果20克、30克、40克分成不同等级,40克的能比20克的每斤贵3元到4元。

褚橙中的“花斑果”,因为表皮上有许多不规则斑纹,不符合褚橙的挑选标准,但口感不错,被单独区分出来后,价格优惠,很受欢迎。经过分级后的雪莲果,也大面积脱销。除了水果,拼多多也在推进其他生鲜产品的分级。比如,拼多多联合江苏省淡水水产研究所发布了长三角“河蟹商品分等分级标准”。

这样做,对消费者来说,商家做到一分钱一分货,就是最大的公平透明,用户能按照自己的意愿各取所需;对小农户来说,好产品能卖到好价钱,一个简单的分级,就能让很多产品畅销,大幅提高农产品附加值和溢价能力;而对整个行业来说,经此沉淀出的分级标准,反馈到产业链前端,可能形成整个行业的生产标准。

上海财经大学电商研究所所长崔丽丽指出,国内传统的农业生产当中缺失的一环就是分级分类标准,很多农户可能夜以继日地种植,但不了解市场化的标准,因为行业原本可能是通过一些产地批发商来定价分级的,很多环节不透明,小农户缺失市场意识,觉得地里种出来的都能卖。

在产区推行分级,什么样的产品卖什么样的价钱,也就是从市场的角度去倒逼生产环节,告诉农户怎么样去生产才能够获得更多的收益,也是反向来推动他们去提升种植、管理水平,”在崔丽丽看来,市场手段的刺激才是最直接最有效的。

拼多多能啃下农业这块硬骨头吗?

小农户在走向互联网的过程中,手机开店已经突破了第一层门槛,对他们来说,最大的痛点在于,“首先,怎么把东西卖出去,这需要平台的工具赋能和流量倾斜,另外,有一定生产能力的小农户如果突然接到很多订单,怎么通过供需对接提升集货能力。”

对此,拼多多开发了一个新模式叫“农地云拼”。简单来说,原本,农民和市场之间信息不透明,农产品不是被动等待,就是短期大量订单难以消化,还存在销量难以持续的问题。

拼多多的做法是,在生产端,将分散的劳动力和资源在云端整合成一个超级农场,在销售端,则汇聚了海量需求,由平台来做产销对接,形成了一条农产品上行的快捷通道

云南雪莲果的销售就是一个很好的案例。2016年底,拼多多的运营团队在云南文山州,通过“拼单”的方式帮助商家销售雪莲果。2019年,雪莲果“多多农园”项目成立,高峰期单月销售达2.2万单。“90后”农人舒跃文介绍,在“新农商”模式下,村民可以通过公司搭建的网络渠道销售雪莲果,“田间地头直连消费者,减少中间环节,村民的收入要比之前增加不少。”

这一做法,也就是所谓的将电商销售向产业链前端深入,以销定产,形成订单农业。在崔丽丽看来,这也算是模式创新,降低了管理的成本,更适合没有明确地标性的产品,适用面更广,更适合小农户

“我们国家的农业生产的总体特点是小农模式,一些农业龙头企业多集中在某一领域或某一地区,很难带动小农户做出改变,事实上,真正能够激活数以亿计的小农户的生产和运作方式,甚至激活农户自身的创新,还是要依托于互联网去中心化的模式。”崔丽丽补充。

重金押注农业,拼多多图什么?

财报数据显示,整个2021年,拼多多的农业基本盘依然保持高水平前进。这是因为,拼多多坚持聚焦农业,并在农产品品牌、农业人才、物流仓储领域进行了新一轮重投入。

扩大平台上的农户商家,找到其中的人具有关键作用。

《2021新新农人成长报告》显示,以95后为代表的“新新农人”已经成为推动农产品上行的崭新力量。截至2021年10月,拼多多平台“新新农人”数量已超过12.6万人,在涉农商家中的占比超过13%。其中,女性占比超过31%,达到39060人;“00后”占比超过16%,达到20160人。

同时,在农产品这个有品类无品牌的领域内,拼多多花了很大力气在推动农产品品牌化上。比如会理石榴、涌泉蜜橘、秭归脐橙、洛川苹果、宾川大蒜、盐源丑苹果、蒲江猕猴桃等农产区的产地品牌在互联网上开始声名远扬。

另外,拼多多对农产品推行“零佣金”。面向水果生鲜、农副产品、肉禽蛋类等民生用品,“百亿补贴”已经实施常态化补贴。2021年,海南妃子笑荔枝、山东大樱桃、恩施小土豆等当季生鲜均得到每斤5-20元不等的补贴。除了当季生鲜,像泰国榴莲、山竹等进口热带水果,均被补贴到了同类最优价。大葱、生姜、大蒜等民生刚需农产品,也在百亿补贴清单之中。

也就是说,农户可以将原本需要的广告投放、营销推广费用节省下来,让利给消费者。真金白银的补贴,也让平台涉农订单增幅明显。这样用户、农户、拼多多都获益。

过去一年,拼多多累计产生了610亿件订单,同比增长59%。据拼多多财务副总裁刘珺透露,在农产品“零佣金”以及重投农业策略下,平台涉农订单的增幅尤为显著。

在物流仓储领域,拼多多方面表示正在重新打造物流系统基础设施,对算法设计、数据分析及冷链物流等方面进行开发,将为农业物流末端站点提供技术服务体系,助力“一站多能”。拼多多董事长兼CEO陈磊说:“我们比较感兴趣的是在流通方面,可以通过技术提升农产品的流通效率,完善农村的物流体系。”

拼多多能啃下农业这块硬骨头吗?

拼多多在涉农商家、农产品爆款、百亿补贴生鲜农产品等方面可谓下足了功夫。

很多人好奇,为什么拼多多要投入这么大,耗时耗力去啃下农业这块硬骨头呢?

崔丽丽告诉深燃,农产品相对来说是电商覆盖比较少的领域,证明这个领域难度不小。拼多多从生鲜农产品起家,通过多年的摸索,走出了由产地到销地的农产品上行模式,平台自然会延续有益的尝试和经验

另外,从整体的经济形势来看,押注农业是一个好的选择,因为农业是一个抗周期行业。事实证明,近年来在消费不振的大势下,农副产品作为民众的基本物质需求,并未受到太大影响,保持了强大的生命力。

“并且,农产品是拼多多的主要业务之一,增加平台上来自各种源产地的农户,也丰富了平台产品,还为消费者提供了多样化且高性价比的选择。拼多多涉足较多的水果领域,是农业中产品溢价空间比较大的品类,也是支撑平台收入的一大主力。”崔丽丽说。

最后,农业一直是一个互联网程度较低的行业,农户分散且受地域局限非常大,拼多多给了千万农户在全网平等曝光的机会,这些举动也具有扶贫和共同富裕的社会效应。

所以,稳住农业基本盘,持续加大投入,对拼多多来说是一件一举多得的事情。

用科技赋能农业,拼多多的新挑战

过去多年来,互联网巨头在农业领域的争夺从未停止。阿里、京东等巨头,以及每日优鲜、叮咚买菜等生鲜电商,甚至是近年来大火的社区团购,都盯上了卖菜卖水果这门看似传统的生意。

不过,在这方面,拼多多已经积累了一定经验,且融入了很强的科技基因。

在农研科技领域,拼多多发起的“多多农研科技大赛”连续举办两届,为全球从事科技农业的青年提供一个产学研结合的平台。农研团队先后孵化出的温室种植、无土栽培、AI种植等多个前沿项目,目前已应用于辽宁、安徽和云南等地。

2020年的农研大赛中,有一支参赛团队叫做“智多莓”,用AI种草莓,其开发的自动化种植系统,已落地丹东东港的草莓大棚,帮助传统农户实现了“一个大棚两人管”到“一人管七个大棚”。

到了2021年,多多农研大赛的种植对象从草莓切换到了小番茄上,“能够看到拼多多在农业研究上的持续投入。”崔丽丽说。

此外,拼多多举办了“农创客”、“农业机器人大赛”,还与赵春江院士团队合作落地了“怒江智慧农园”,也在研究“植物基肉”、“农药残留检测”方式。种种做法,平台都是从农产品研发环节就介入,试图推动农业科技创新。

2021年8月,拼多多宣布设立“百亿农研专项”,持续推动农业科技普惠,并将二、三季度的利润全部投入到该专项。陈磊表示,四季度的利润也将用于农研科技领域,继续深化农业数字化。

一直以来,农业科技是国家很重要的战略性发展方向,农业科技创新特别是种业创新作为我国科技智力建设的关键一环,一直被摆在重要位置,而从市场端来倒逼上游变革,也是较好的方式。

“互联网平台介入农业,交叉融合就可能产生创新。用人工智能算法去种植草莓、小番茄,实际上是农业种植环节的科技创新,有助于节约农业劳动力。用人工智能替代劳动力,甚至改变农业生产模式,也是农业科技深化的有益探索。”崔丽丽说。

在她看来,拼多多在农业科技上的投入代表了一种标杆性的尝试,起到了引领示范作用,能够激活专业研究者或产地农户的创新活力,而从农业专业土壤里生长出来的创新,更有落地的可能性。

拼多多能啃下农业这块硬骨头吗?

但用科技赋能农业,拼多多面临的挑战也不小。

农业科技领域潜力巨大,这么好的前景,不是没有人愿意入局,而是前赴后继地有人进来,又灰头土脸地出去了,侧面说明这个领域发展难度大。崔丽丽分析,发展农业科技,最大的挑战是专业性,它需要专业的人去做,而不是简单地将互联网和科技嫁接到农业中。

“农业品类非常多,它需要非常专业的园艺、种苗,还要集合生物科技、人工智能算法、市场流通渠道的数字化等,要一点一点啃,短期内大规模去铺开,或切入点不对,都可能导致全盘皆输。”崔丽丽说。

成立7年来,拼多多连接了1600万农户和超8亿消费者,成为了紧随阿里之后的第二大电商平台。如今,专注电商,重仓农业,拼多多要将农业打造成自己的一道重要的护城河。

目前来看,拼多多首先着眼小农户,带动这个农业市场上最大的供给主体,让小农户成为平台新的增长动力。同时,通过市场倒逼农业上游产业链变革,重金投入农业科研,科技赋能农业未来可期。

不过,可以预见的是,这不是一条好走的路。农业充满复杂性,升级改造难度大,要想在苦活累活里出成绩,只有脚踏实地,才有机会仰望星空。

本文经授权发布,不代表增长黑客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rowthhk.cn/quan/6242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3-25 16:28
下一篇 2022-03-25 17:01

增长黑客Growthhk.cn荐读更多>>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特别提示:登陆使用搜索/分类/最新内容推送等功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