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不坏:品牌内容,市场化竞争

首先理解“市场化”在这里的意思,是让品牌内容进入公共信息流中,与导演、演员、歌手、网红KOL创作的内容同台竞争,并且得到用户更多的注意力。

这个意思在很久之前写《停更双微一抖》时就提到过,前段时间写《传统TVC正在丧失传播力》也多少有点这个意思,但总让人感觉我再唱衰广告,我并不觉得。

广告可以更加与时俱进,成为信息流中的优秀内容,不止是优秀广告。

举几个大家所熟知但不一定能做到的例子,比如奥黛丽赫本主演的《蒂凡尼的早餐》,安妮海瑟薇主演的《穿普拉达的女王》,或者艺术家安迪沃霍尔创作的一系列商业广告,可口可乐、汉堡王、香奈儿等等。

也包括离我们很近的《海底捞你学不会》,这几乎是成就海底捞最重要的广告。比如《北京欢迎你》,是北京奥运会最好的“广告片”。

通常我们不认为这些是广告,甚至是作为付费内容来消费。但我觉得,这才是最好的广告。

我们来谈谈,品牌广告如何更加内容化,市场化。

以下,enjoy:

杨不坏:品牌内容,市场化竞争

市场角度,专业内容

所有“广告”格式都不具备传播力,内容才具备传播力。

那么问题是,如何生产更具传播力的内容?我们从市场角度与专业内容两个角度谈。

首先,在创作品牌内容时,通常出发点是品牌,传递怎样的卖点,输出什么信息,然后再看用什么价值观来包装,最后环顾一周,看最近是否有热点可以蹭一下。

这样差不多一个内容框架就出来了,但这样做出来的内容,看上去似乎也没有太强调品牌信息,甚至有意的藏起来了,LOGO都放小了,但为什么还是看着像广告,为什么还是没有人传播。

思路错了,市场角度是先洞察社会情绪。

今年整个的舆论氛围怎样,大的公共情绪高昂还是低落,有没有几个关键词。然后再看品牌端可以提怎样的价值导向,来将品牌融入进这个舆论场。

至于具体的品牌信息,是最后要考虑的事情。内容对了,即便在标题体现卖点,大众还是会买单。

品牌端与舆论端,从不同的角度切入,得到的是不同完全不同的内容。

其次,什么是专业内容。过去数十年,品牌内容的创作与制作都在广告圈内消化,主要是创意公司与制片公司,加上广告导演等从业者,这个圈内的人都是服务于广告内容,不参与市场化内容创作。

但在当下,我认为品牌内容应该连接更多创作者,电影导演,明星歌手,知名艺术家,哪怕是网红创作者,让合适的人去创作合适的内容。广告从业者思考创意,联合专业创作者执行制片。

跨界专业创作者,生产市场化内容,而非仅仅是广告。

再看开头我们提到的案例中,电影能卖票,音乐能打榜,图书能畅销,同时也服务于品牌目的,我认为这是市场化内容的思路。

接下来我们进入案例,谈谈是市场化内容的创作方法。

咪咕奥运传播,进入内容信息流

在互联网行业,可能还有很多人和我一样,不是咪咕的用户。后来有年轻人告诉我,咪咕音乐是宝藏APP,很多别处的会员资源,在咪咕都是免费的,我开始关注这家略显特别的互联网公司。

东京奥运会开幕在即,很多品牌的奥运项目开始落地出街。咪咕作为中国移动旗下的“国家队”的新媒体品牌,在此次奥运会中,获得全量、全时段的直播权益,旗下咪咕视频、咪咕音乐等产品充分协同联动起来,参与到此次的奥运项目中来。

全民关注的奥运会属于中心化流量,而稀缺的直播权益,会成为平台用户增长的绝佳机会。所以,当然要做好大众传播,为咪咕的奥运直播引流。首先推出的是一首奥运助威曲——《准备好》。

音乐由钢琴家郎朗、Z世代唱作歌手钱正昊、说唱音乐人弹壳Danko、唱作人宋宇宁、国风少女陈依妙共同创作及演绎;羽毛球奥运冠军蔡赟、竞走奥运冠军刘虹、中国综合格斗运动员李景亮、中国女子职业高尔夫球冠军张婕娜琳等参与歌曲MV演绎。

以这首《准备好》,谈谈市场化内容的创作逻辑。

市场化内容定位

首先是内容策略,决定一个内容的格局与基本盘。

我们先复原最开始的需求brief,中国移动咪咕拿到了顶级奥运权益,要传播出去,要有一支先行广告片做为大曝光内容。

如果以传统广告思维,会从奥运权益的角度入手,或许加一些价值观包装,用一点巧妙的比喻,或许很形式化的创意,以此证明咪咕在本届奥运会上的投入,吸引大众到咪咕看奥运直播。

这样做会有效的,前提是需要饱和式全面的媒介覆盖。但在这方面咪咕拼不过爱优腾或抖音快手这类互联网内容平台。

咪咕选择内容化的思路,以新媒体“国家队”的身份,从全民奥运更大的视角,邀请郎朗钱正昊等专业创作者,输出市场化内容,最大化的获得自然传播,同时输出咪咕奥运项目的权益与卖点。

毫无疑问,中国移动咪咕的内容策略传播效率更高,也是符合咪咕的品牌角色。

专业创作者共创

再谈创意问题,谁来创作与执行,什么内容形式,决定内容的传播力。

一是形式的问题,在“广告”的形式中,必定不会成为市场化内容。

在此前的文章中也提到过,在形式上跳出广告的框架,以任何可表达与传递信息的内容承载品牌。咪咕这支“广告”选择以音乐MV的形式呈现,就是在我看来的跳出广告思维的形式。

二是内容层面,用专业创作者,去找在此领域真正顶尖的人。

说唱还不火的六七年前,我就做过说唱形式的广告,但找的是广告导演和制片,内容质量跟不上。我们看到咪咕用的郎朗或者钱正昊与弹壳Danko等人,都是在该内容领域获得成就的人。

所以,我们在谈到市场化内容时,在形式表达上放开,在内容创作上放开,让更多的资源进入广告内容中,呈现更加多元创新的“广告”。

进入内容信息流

最好的广告是融入内容信息流中,让观看者不认为这是“广告”。当然不是更高明的植入,而是更专业的内容,让观看者不在意是否是广告。

咪咕的奥运助威曲《准备好》发布后,一天获得2.5亿+的网络曝光,9小时播放量超过6800万。获得郎朗、钱正昊、李景亮等一众娱乐与体育明星分享。同时得到新华网、学习强国等上百家主流媒体报道。

咪咕的音乐能获得广泛的大众传播,因为这是内容,同时有专业的创作者输出专业内容,才能融入大众信息流,用户的分享压力会更小。当大家在转发分享时,是在为中国奥运健儿助威,而非转发一个广告,这是非常不同的分享心理。

一个成功的品牌内容是,以市场化内容的身份进入大众内容信息流,人们的分享驱动是因为内容情绪驱动,从而忽略广告的身份。

能够获得广泛传播的品牌内容,一定是专业的市场化内容。

总结一下

我其实一直想写这个选题,没有恰当的案例,才拖到现在。我们的品牌内容,至少要更加开放一些,更加向市场化内容转型。

首先在传播环境上,广告获得自传播刷屏的概率只会越来越小,用户有更加吸引人的内容可以看,凭什么要看广告。在社交平台端,每一个流量都被后台算法精准的标价,不存在免费的流量。

之前文章提到过一个概念叫“算法阈值”,如果一个品牌内容足够强大,就能够突破作为“广告”的命运,突破平台算法阈值,获得免费的用户流量。

如果从品牌端理解,营销内容可以粗略的分成两类,第一类的纯硬广,15秒概括清楚品牌核心卖点,然后老老实实做投放。第二类就是市场化内容,具备自传播属性的内容,我们谈的是第二种。

当市场化内容融入大众信息流时,品牌角色也悄无声息的在大众舆论中被塑造,不是生硬的“告知”,是柔软的“感知”品牌。

然后是如何做的问题,我个人总结两个观点一个标准:一是市场角度,二是专业内容,标准是融入内容信息流。

首先站在市场角度,从大众情绪的洞察入手,开放所有内容形式。比如决定要做一首音乐,就以音乐的标准做内容。要做一部电影或纪录片,就以能上映买票房的标准做。

从市场角度做内容,而不是广告思维下的内容。

二是专业内容,创作者从广告人扩展到更广泛的专业创作者。广告创意与制片或许很难做电影、音乐、图书、综艺等专业内容。所以应该去目标内容领域找真正的行业协作。

最终的标准,就是成为“内容”本身。

你在浏览内容时看到不会觉得突兀,不会觉得这是广告。如果内容与你恰好有共鸣,你愿意为好内容分享,而不在乎这是否是广告。

品牌内容下场,与专业内容同台竞争。

以上。

—— 如果觉得文章还OK,请转发 ——

特别提示:关注本专栏,别错过行业干货!

PS:本司承接 小红书 / 淘宝逛逛 / 抖音 / 百度系 / 知乎 / 微博/大众点评 等 全网各平台推广;

咨询微信:139 1053 2512 (同电话)

首席增长官CGO荐读:

更多精彩,关注:增长黑客(GrowthHK.cn)

增长黑客(Growth Hacker)是依靠技术和数据来达成各种营销目标的新型团队角色。从单线思维者时常忽略的角度和高度,梳理整合产品发展的因素,实现低成本甚至零成本带来的有效增长…

本文经授权发布,不代表增长黑客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rowthhk.cn/cgo/market/43056.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1-07-12 20:21
下一篇 2021-07-12 20:33

增长黑客Growthhk.cn荐读更多>>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特别提示:登陆使用搜索/分类/最新内容推送等功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