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营收和利润归新加坡?Shein紧急否认,赴港上市变数再起

Shein数据争议未解,上市前景不明

Shein将在印第安纳州开设第一个配送中心!计划今年第三季度投入使用!

Shein数据争议未解,上市前景不明

深读商业(shendushye)

作者 | 胡斐

编辑 | 刘满心

 

当下,曾经估值高达千亿美元的快时尚独角兽Shein(希音)正上演一场“自相矛盾”的戏码。一份由新加坡官方机构披露、并经Shein董事会成员签字的2024年财报,经媒体报道援引后,遭到Shein“信息失实”的否认。报道显示,Shein在全球营收与利润核心主体并非在中国,而是落在新加坡总部。其2024年营收370.4亿美元、同比增近20%,净利润却降超15%,四年累计向新加坡纳税超33亿元。这引发了外界对Shein业绩前景与上市备案能否通过的担忧,叠加当前海外监管压力交织,让Shein赴港上市进程再起变数。

 

01

数据争议

 

要厘清这场争议,首先得回答一个关键问题:被Shein否认的财报数据,到底可信吗?答案或许藏在信源的权威性里。

媒体调查显示,披露这份财报的机构是新加坡会计和企业管理局,它并非普通第三方,而是新加坡财政部下辖的法定机构,核心职能是监管商业实体与公共会计师。换句话说,由它公示的企业财报,在可信度上具备官方背书属性。公众只需在其官网输入Shein新加坡总部公司“ROADGET BUSINESS PTE. LTD.”,就能直接查询到这份2024年财报。更关键的是,财报上有Shein董事成员苗苗、新加坡本土高管林志明(现任总部董事)的签字,并由德勤会计师事务所审计,以及新加坡注册会计师签名。

全球营收和利润归新加坡?Shein紧急否认,赴港上市变数再起

并且交叉验证来看,这不是媒体首次曝光Shein经营情况。此前多家媒体报道的Shein营收、净利润规模,与此次新加坡官方披露的数据大体吻合。这也可见Shein在全球营收与利润核心主体的确并非在中国,而是落在新加坡总部。而且此次相关报道若存在造假,Shein完全可以直接指出造假之处,而非仅用“信息失实”的模糊表述回应。

值得注意的是,根据新加坡当地规定,企业提交虚假财务报表属于违法行为,不仅会面临高额罚款,相关责任人还会被追责。并且目前Shein已处于赴港上市秘密递表阶段,按照资本市场惯例,其披露的财务数据需经过第三方机构审核,不太可能存在“未经审核就提交”的情况。反观Shein的回应,仅强调“恶意炒作”,却未指出具体哪项数据失实,也未提供任何反证。有分析指出,所谓的“失实”或许只是公司常见的规避核心争议的话术。

同时,Shein否认自家签字财报,看似是一场数据争议,实则暴露了Shein更深层的经营焦虑。即便搁置具体数据争议,财报中反映出的“营收增速放缓、净利润下滑”趋势,以及海外接踵而至的罚单与关税冲击,都让Shein上市进程持续承压。投资者关心的是,如果数据反映的趋势为真,那么Shein当下的经营状况,还能支撑起一场成功的港股IPO吗?

 

02

经营困局

 

事实上,Shein的经营压力,早已不是什么秘密。2024年约20%的营收增速看似稳健,但若放在其自身发展历程中,已属于大幅降温。毕竟此前其营收增速曾突破200%,靠着“极致快反”模式席卷全球快时尚市场。更关键的是,因为多元化探索与行业竞争加剧,Shein 2024年销售费用同比增长超29%,引发净利润同比下滑。很显然,Shein在2024年的高额投入并未换来对等的营收与利润增长,而2025年经营压力还在进一步加剧。

首先,核心市场的“失守”让情况雪上加霜。美国是Shein最大的单一市场,贡献了其30%左右的营收,但2025年8月底美国在全球范围内取消“低价值包裹免税政策”后,Shein 9月美国销售额同比下滑8%,创下三年来第二差的月度表现。此前美国允许800美元以下包裹免税入境,Shein靠着这一政策将低价服装直接送达消费者手中,如今每单都需缴纳关税,要么涨价转嫁成本、失去价格优势,要么自行承担成本、进一步压缩利润。

全球营收和利润归新加坡?Shein紧急否认,赴港上市变数再起

其次,更致命的是欧洲市场的“合规围剿”。过去三个月,Shein在欧洲遭遇的罚款与调查频发:2025年7月,法国以“数据隐私违规”罚其1.5亿欧元,以“虚假折扣”再罚4000万欧元。2025年8月,意大利因“环保虚假宣传”罚100万欧元。甚至目前欧盟四国还在推进针对其退货政策、供应链劳工权益的联合调查,若坐实最高可按2024年营收的4%罚款,金额或达15.2亿美元。上述罚款与潜在罚款,无疑会大幅侵蚀全年净利润。

另外,Shein团队稳定性与线下拓展也接连遇挫。今年9月,负责美国政府事务的核心高管肯特・克努森宣布离职,正值美国关税政策调整的关键期,这一变动可能影响其对美政策应对。与此同时,海外本土招商负责人王太中也低调离职,而这一岗位直接关系到其第三方商家拓展计划。甚至Shein线下布局同样不顺,近期Shein计划入驻巴黎BHV百货开设实体店,却引发商场员工抗议。

全球营收和利润归新加坡?Shein紧急否认,赴港上市变数再起

对于正冲刺港股的Shein而言,上述欧美市场的挑战,以及引发的营收增速下滑、净利润承压、合规成本高企等问题,不仅削弱了其盈利能力,还让原本就低迷的估值雪上加霜。

 

03

上市承压

 

报道显示,Shein估值早已从“千亿美金独角兽”的巅峰跌落。2022年其估值最高达1000亿美元,成为全球估值最高的独角兽之一,但到2025年初,市场给出的估值已降至300亿美元,较峰值缩水70%。这一估值下滑并非偶然,而是基于其盈利能力与同行的“横向差距”。从毛利率与净利润率来看,Shein远低于安踏、优衣库、耐克等行业头部企业,甚至不足这些企业的一半。有分析师测算,若叠加欧美未决罚款、关税成本,Shein2025年净利润可能进一步下滑,甚至存在转亏风险,估值下行压力不小。

全球营收和利润归新加坡?Shein紧急否认,赴港上市变数再起

令投资人担忧的是,Shein商业模式的问题也逐渐暴露。从运营效率来看,Shein的广告增速超过营收增速,营收增速又超过净利润增速,意味着其需要投入更多的营销费用才能拉动营收增长,但营收增长并未转化为利润。这是典型的“规模不经济”特征。此外,Shein还因“虚假宣传”“环保漂绿”等问题频繁遭罚,运营提效空间被进一步压缩。加上美国关税政策调整后,其被迫涨价,线上订单增长已出现失速迹象,未来增收难度只会更大。

同时,上市进程的缓慢更让投资者信心受挫。报道显示,2024年6月底,Shein向港交所秘密递表,但截至目前,港交所与中国证监会的备案页面均无任何进展,核心原因可能涉及税务争议与合规风险。一方面,Shein四年向新加坡纳税超33亿元,但其供应链与运营却依赖中国,已经开始引发国内“税收流失”争议,这成为其在证监会备案的关键障碍;另一方面,其在欧美频繁违规,也让外界对其合规能力存疑。

此前有消息称,Shein计划将总部从新加坡迁回中国,以推动上市进程,但这一计划也存在两难。若回迁,需向新加坡补缴大额税款,还可能激化欧美对其“中国企业”身份的认定,加剧监管压力。若不回迁,国内备案难题难以解决,上市进程或将被迫停滞。这种“进退两难”的状态,让其港股IPO的前景暗淡。即便最终通过审核,以当前的经营状况与估值水平,要获得投资者的青睐,也存在挑战。

总体而言,从否认自家财报的“逻辑悖论”,到经营端的增速失速与合规围剿,再到估值承压、上市备案陷入僵局,Shein的赴港上市路变数甚多,也折射出跨境企业全球化进程中的共性挑战。对Shein而言,能否上市固然重要,但真正走出困境仍需时间来探索应对之道。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增长黑客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rowthhk.cn/cgo/market/14529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1天前
下一篇 21小时前

增长黑客Growthhk.cn荐读更多>>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