赖增淼:「执行层」和「小leader」如何做向上管理

主题是向上管理,会分别从两类角色来讲:一类是执行层,一类是基层管理者。

直播的内容大概会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理解向上管理到底是什么。

第二部分,作为执行层该如何向上管理。

第三部分,作为基层管理者该如何向上管理。

在进入正题之前,我先说明下今晚这场直播不会解答什么问题。大家有些期待我可能无法解决,需要提前声明下。

第一不讲:该如何与领导搞好关系。

和上级的交情是职场里的润滑剂,但不是决定性的因素。我也不是个很会与人打交道的人,和老板最好的关系就是朋友。

第二不讲:向上管理的小技巧和诀窍。

例如,选择汇报的时机,注意言行细节,关注领导情绪等。这些太过于细节,随便一查就有很多,但看完就忘,对大家来说基本没什么用。

第三不讲:针对不同特点的领导,采取对应的策略。

这个话题其实很复杂,今晚就不专门讲了。

大部分人都有基本的观察和总结能力,可以在和上级面谈时看他更关注什么。比如,他特别关注数据,就汇报时着重梳理清楚数据关系等。

第四不讲:觉得老板是 SB 该怎么办?

黄有璨老师说过,尽可能简单的去看待这个世界。我也如此,会先默认老板不是 SB,即便他可能有很多缺点,对某个特定领域完全不懂,但这很正常。我要做的是帮老板解决问题,而不是解决老板。退一万步说,即便真是 SB,找机会跑就好了,不跟他玩。

最后再声明一点:好的向上管理,是升职加薪的必要条件(一般情况下),而非充分条件。

不是做好了向上管理就一定会升职加薪,但是一定要会做向上管理。

一、理解向上管理

▌1. 所谓向上管理,到底在管理什么

关于向上管理这个专业词,我最朴素的理解就是:向上管理其实就是如何与你的上级相处,以实现双方的利益最大化。那么基于这样粗略的理解下,我们来看看到底在管理什么。

如果我们用需求分析来类比,向上管理的业务场景大概会是这样的——

用户是领导;

用户的需求,对应需解决的业务问题;

解决需求的产品,对应解决问题的人(也就是我);

产品运营目标,是如何让用户感知到产品价值,愿意试用并最终长期使用。

看起来和产品运营很像,但向上管理是不是产品运营?也不完全对,存在两个问题:

第一,产品(我)并不是一开始就足够成熟,所以要借助用户(领导)来帮助我完善产品。

第二,需要构建一个合理的机制来解决问题。

因此,向上管理本质上是在管理两件事情:

第一,管理领导对你的培养过程,实现快速成长。作为解决问题的人,先要确保你的产品价值是成立的。

第二,是管理业务问题的解决过程,高效解决问题获得认可,最大发挥出你的产品价值。

把这两件事情都管理好,就能让领导感知到我的价值,愿意长期信任且使用我。

▌2. 做与不做向上管理的区别在哪里

每个人对向上管理的认知和理解不同,效果也不一样。与其说做和不做,不如说做得好和做得不好,两者有什么区别?

先来简单列举下一些“不好”的向上管理,大概有以下几种极端:

第一种,下意识服从VS经常反抗。

下意识的服从领导,让你干什么就默默把事情做完,不会提出太大的意见。

经常反抗领导,觉得他在瞎搞,看领导不顺眼。

第二种,不敢提意见VS经常有意见。

职场是个复杂的环境,会遇到各种公司和领导,不同经历会造就不同的习惯,有些人是闭嘴不愿说话,有些是经常说话提反对意见。

这也是两个极端,不说话代表你主动放弃了话语权和机会。疯狂说话可能你只是为了反对而反对,并不是真的在提意见。

第三种,只关注自己VS过于关注外界。

只关注自己是更多把视线focus在自己身上,其他类似于公司团队的组织架构,在业务战略方向上的变化等都与我无关。过于关注外界,指的是公司、老板或同事发生了什么八卦的事情都很关注。这两个极端都不是好的向上管理。

而向上管理做得好与不好,本质上有以下三点区别:

第一个,成长速度的区别。

在绝大部分情况下,领导在经验、能力以及认知层面上都比你强。如果向上管理做得好,一来是能在与领导协作中快速积累经验,二来是能获得领导直接或间接的指引,获得快速成长。

当然我们也不排除有些人完全通过自学摸索,也能获得快速成长,但既然有领导这样的资源为什么不好好利用呢?

第二个,获得机会的概率。

我不是很认可通过和领导搞好关系的方式获得机会。所谓的机会是通过我们个人的快速成长,从一件件事情中证明自己,获得领导的认可及信任,从而带来更多的机会。

第三个,工作的幸福感。

这两点加起来,会决定你工作的幸福感,而幸福感很大程度上会影响你的工作稳定性。稳定性的高低又会影响未来职业生涯发展的健康度。

▌3. 执行层与基层管理者向上管理的区别和侧重点

执行层和基层管理者这两类角色也很好理解。

执行层:指的是工作内容以落地执行为主的同学。大部分执行层的同学对于向上管理没有太多经验,这场直播可以帮你梳理和领导的关系,并提供几个职场早期一定要养成的基础习惯。

基层管理:指的是团队规模在3-10个人的负责人,负责具体业务目标的达成。在这个阶段大部分人已经有了一定的职场经验,也有一些管理的方法论。这时面临的问题,是在面对老板或高层等更高维度的人群时,该怎样进行认知上的提升,跟他们站在同一水平上。

二、执行层的向上管理

▌1. 理解你与Leader的关系

执行层的Leader一般情况下是基层管理者,再上一级是骨干执行者。一个小Leader带着几个执行层的小伙伴一起完成某些业务目标,这是一家公司里最常见的组织形式,我称之为基层团队。

基层团队一般会有三个特点:

第一个特点,面临的问题更多是:做什么和怎么做?

基层团队没有太多机会探讨为什么要做某件事情,更常见的是高层决定了要做,由基层团队负责完成。对于执行层所处的阶段而言,解决一件事情远比研究“为什么要做这件事情”重要得多。

第二个特点,成员与Leader之间距离并不远,更容易互相理解。

比如,1-5人的新媒体运营团队,你们的目标可能是把粉丝做到100万。Leader会拆解目标分配任务,彼此之间分歧最多的也不过是用什么手段达成而已,很容易互相理解。

第三个特点,成员与Leader之间会有非常多协作。

基层管理本质上不会比执行层高太多,还远远达不到把指令发下去,等待他人执行拿结果的状态,基层管理者自己也需要参与到执行当中。和执行层的区别在于,工作中策略部分会占比更高。

因此,执行层的向上管理,最核心的策略是围绕具体业务问题,积极沟通反馈,协助Leader达成目标。基于此,我们要讲的第一个向上管理方法,是反馈的重要性。

▌2. “反馈”的重要性

反馈是一个很基础但又很重要的习惯,如果没有养成反馈的习惯,向上管理也将不存在,因为无法和Leader之间建立正常的沟通。那么什么情况下需要反馈?怎样反馈?下面列了4种常见的情况:

第一种情况:问题/需求不清晰。

前段时间,我朋友问了我一个工作问题让我有点懵,后来发现他直接把领导原话复制过来问我,这说明他自己都没弄清楚问题,也没有先去问领导,就直接开始执行和询问他人了。

当我们拿到一个需求的时候,如果有不清晰的地方,一定要先跟领导确认清楚,再去执行。

但有些朋友反馈说,不太敢去找领导问,怕领导觉得我没能力。这该如何解决?

首先,如果你不问结果可能更糟糕。领导以为你懂了但其实没懂,大概率你拿出来的结果不会太好。这时领导反而会觉得你更没能力。

其次,我们可以自己先去查查,收集下信息,再去和他确认。给领导做选择题或判断题,而不是做填空题。例如,领导你要的是A还是B?我的理解对还是不对?等等。代表你经过了自己的思考。

第二种情况:不知道怎么做/无法推进。

这种情况需要及时向领导反馈,不懂就问。但不少同学还是会有一个心理障碍,担心领导对自己失望。

作为一个管理者,我可以很明确的告诉执行层的同学,如果下属对我坦诚困难并向我请教寻求帮助,我会很开心且会很加分,因为他在积极的寻找解决方案。

发现自己不懂更应该抓住机会去学习。如果不懂还不问,最后无法达到预期的结果,对自己对团队都有很大的影响。

但有个小提醒,如果同一件事情的解决方案领导已经和你说过了,就避免下一次再拿同样的问题去问领导,不然就是自己不上心了。

第三种情况:阶段性反馈。

相信大部分人都有这样的经历,领导交代的事情先按照自己的想法做了一遍,交上去给领导被驳回,发现这不是他想要的。

我在第一份工作时经常干这样的事情,用领导的话来说:增淼是个黑匣子,谁也不知道你在干什么。

这背后有两个关键原因:一是没有去确认问题,二是没有及时地反馈进展。

无论你当前的事情推进是否顺利,都要和领导同步信息了解进度,保持开放。千万不要按自己以为的就开始做,最终浪费了大家的时间。

第四种情况,状态不好时。

每个人在工作里都会有低谷期,原因有很多种。

这时可以适当找领导聊一下,让他知道你目前的状态是什么,有哪些困惑。这样的好处是让领导知道你近期工作表现不好的原因,能理解你。

其次,或许能获得领导情感上或实际上的帮助,帮你更快走出低谷期。如果领导真的帮你解决了问题,那么你和领导之间的关系也会有一定促进的。

自己闷在心里其实并不是个好选择。一般稍微敏感点的领导都能看出来你工作状态有问题,所以不如大方和他讲讲。

最后总结一下,反馈既是一个解决问题的过程,也是学习的过程。好的反馈能让我们高效的去解决问题,让我们从领导身上学到东西。

▌3. 解决,而不是提出问题

职场上大部分人的打工人是没有资格去提问的,除非你能同时给出潜在可行的解决方案。什么人才有资格只提问不给方案?给钱的人,甲方。这适用于两个应用场景:

第一个是当你对某件事情提出疑问的时候,最好同时给出解决方案。这代表着你在积极的解决问题,如果仅仅只是提出问题没有任何意义。

第二个如果提出后问题暂时没有解决方法,建议先执行再提建议。

这更适用于刚入职不久,或是刚接触一个新业务的新人。很多时候问题表面与实质是不一样的,你发现的是问题A,其实很可能是问题B。作为一个新人不一定能了解清楚。

其次,在对业务和团队不了解的情况下,很难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所以更好的策略应该是先执行,深入的接触任务,这样对问题的挖掘才会更本质更准确,提出的解决方案也才更靠谱,对团队更有价值。

总结下,执行层向上管理的核心三点:

第一是认识到你所处的是基层团队,和Leader是高度协作的关系。

第二是高效反馈。不仅有助于我们解决问题,还能从Leader身上学习,获得个人成长。

第三是始终保持解决问题的思维,做解决问题而非提出问题的人。

三、基层管理者的向上管理

▌1. 老板/高层们都在想什么?

执行层与Leader的关系比较接近,都处于实操落地的执行层面。但到了基层管理层后,面对的上级差距会更大、距离更远,比如公司高层甚至是老板。

因此,对于基层管理者,特别是管理经验不足的管理者来说,理解老板是一件非常难,但又一定要修炼的技能。

那么该如何判断老板们在想些什么?有几个基本的判断依据:

第一,靠谱老板想的一定是如何让公司或业务发展得更好。

很多时候,当老板做出些 SB 行为的时候,你会觉得他想搞垮这家公司。

但我们不能从表面的结果,从老板搞砸了一件事就推导出,这个老板是 SB 或是想弄垮公司。

实际上我们应该去洞察这件事情背后老板的动机,如果我们以“老板是为公司和业务好”的预设为前提,事情会变得简单,才更有可能发现老板行为背后的考虑。

第二,不同性质、不同阶段,公司的发展需求不太一样。

发展需求其实就是所谓的战略。

例如:一家走“融资上市线路”的公司,和“做生意赚钱线路”的公司,两者的战略肯定是不一样的。

前者常见的战略是快速占领市场,培养用户习惯等。后者常见的战略是快速验证产品,实现盈利等。

因此,大家要先弄清楚自己所在公司的战略更偏向哪种类型,有基础认知再去思考老板做的决策是否符合自己的猜想。

不同成长时期,需求也不同。

企业生命周期分为很多阶段,在不同阶段下公司的发展趋势不同。例如:

在探索期,更多考虑的是如何快速跑通一条路,成功破局,所以会有各种各样的尝试。

在成长期,更多是加大对已经验证成功的路径投入,实现快速增长。

我们可以通过企业所处的阶段,去判断目前的发展方向。这样才能在老板提出一个想法时,理解背后的原因及想法。

第三,老板的想法会变,皆因商业的不确定性。

商业世界变化多端,企业要生存和发展,必须根据市场动态快速调整策略。

也因此,会听到很多人吐槽老板经常变化,例如项目上线几个月就被砍等,很容易理解为老板在瞎搞。

但实际上这些都是老板对外部世界变化的应对方式,正常而言这类临时调整本身的失败率就较高,因此我们能做的不是去抱怨变化,而是帮助老板把成功率提高,把不确定变得确定。

以上三点是基础判断的依据和方向,让我们尝试去理解老板到底在想些什么。但具体还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一步分析老板实际需求。

例如:黄有璨老师的操盘手课程里讲到,靠谱老板的逻辑思考分为5个层次,不同层次的高度是不一样的。因此要在实际上运用和老板的思考同频的话,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执行层」和「小leader」分别该如何做向上管理?

▌2. 如何应对与老板意见不一致的情况

之前有个新闻,某个老板要求在4个月内再造一个抖音,产品说不可能,开始和老板吵了起来,最后被老板打了。这就是典型和老板意见不一致的情况,且结果很惨烈。

如果遇到这样的情况该怎么办?有三个应对步骤:

第一步,拉平认知。

如果你和老板的认知不在水平线上,很多东西就无法沟通解决,只能靠吵架打架。因此要先理解老板。例如:老板提出4个月内要再造一个抖音,我们是否应该明确下公司目前处于什么状态?老板做这件事目的是什么?

或许老板有其他目的,打造另一个抖音只是其中的手段,如果了解最终目的,可能会有其他更好的实现方法。

第二步,明确问题。

假设我们前面已经拉平了认知,老板的目的很明确,就是要再造抖音。

我们需要先定义下具体的需求。例如:是类似抖音用算法推荐短视频的APP,还是一个算法和抖音高度相似的短视频APP,日活6亿,完全复制抖音?

如果是第一种貌似4个月也没有那么难完成。我们可以先和老板沟通明确问题和需求,再思考该怎么解决,而不是按照自己的理解说不可能。

第三步,曲线救国。

如果是第二种情况,老板要做一个日活6亿的复刻版抖音,对于这种难度很高的要求该如何解决?

首先,分析下达成这个目标需要哪些人力物力资源,反馈给老板。

其次,可以进行初步尝试,把尝试结果反馈给老板,让他自己去判断,其实也就是让他知难而退。

老板是我们的甲方,如果我们没法正面说服他,最好的办法一定不是抵抗,而是曲线救国。让他自己意识到问题所在,放弃这个不靠谱的想法。

▌3. 汇报的正确姿势

和老板汇报必须要做到的三点正确习惯:

第一点,结论先行,减少铺垫。

在工作中见过太多喜欢长篇大论的人,迟迟不进入主题,浪费了非常多时间。汇报的第一个正确姿势,开头要清晰简洁,讲清楚我要汇报的是什么?价值在哪里?有哪些成果?快速讲清楚背景前提,再具体展开讲方案。

第二点,突出重点,不纠细节。

有一种常见的情况,本来在汇报项目进度,最终却聊到了哪种文案风格会更好,大家你一言我一语认为讨论的内容非常有价值。但其实到最后都没有把最开始的话题讨论完。

这样的情况无论大小团队都容易发生,特别是如果领导本身也不敏感,更容易被带偏去讨论细节问题,导致效率极低。

因此,在汇报之前,一定要弄清楚汇报或讨论的重点是什么,细节可以记下来以后再聊。一些常见的重点内容包括:关键数据,核心策略,关键成果,下一步计划与方案等。而非讲具体执行动作的细节。

第三点,提需求,要资源。

汇报的目的除了和老板同步当前进展以外,更重要的是让老板知道目前遇到的问题,需要提供哪些支持。尤其作为基层管理者,应该更大胆一些去提要求,一旦决定把事情做好,就要利用一切能用到的资源把事情干好。

为什么呢?

一方面,作为基层管理者,上面有领导兜着不怕出大篓子,如果你不去要资源也会被他人要走,这对自己的成长而言并无益处。

另一方面,作为管理层是要带领大家打仗的人,想要继续往上走,就必须要想办法打下更多更大的硬仗。而这就需要敢于提要求,搜刮资源。

整体总结一下:

1. 向上管理本质上是在管两件事情,第一件是管理领导对你的培养过程,实现快速成长。第二件事是管理业务问题的解决过程,高效解决问题获得认可。

2. 执行层的向上管理,需要认识到自己处在基层团队,Leader和你是高度协作的关系。有两个需要培养的基础习惯,一是高效的反馈,不仅有助于解决问题,还能从Leader身上学习。二是培养解决问题的思维。

3. 基层的向上管理,首先需要理解老板,和老板站在同一个认知水平上。其次要学会处理和老板意见不一致的情况,学会曲线救国。最后在汇报中要学会高效表达,实现汇报的目的。

本文经授权发布,不代表增长黑客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rowthhk.cn/quan/4647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1-08-25 14:33
下一篇 2021-08-25 14:41

增长黑客Growthhk.cn荐读更多>>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特别提示:登陆使用搜索/分类/最新内容推送等功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