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传志谈任正非:我魄力不如他!两位企业家有何不同之处?

人们提起企业家三个字,总是忍不住把联想的柳传志和华为的任正非相比较。而巧合的是,柳传志和任正非同是1944年生人,同岁的他们都创办了在世界上闻名的企业,虽然走的道路不同,但都是在中国企业历史上画下浓墨重彩一笔的人。

柳传志曾在公开场合直言:“我魄力不如他(任正非)”,其实细细研究之下就会发现,这两位企业家教父性格之中差别很大。

两位企业家有何不同之处?

早在2013年的央视《对话》栏目,节目组就对当时69岁的联想CEO柳传志进行了深度采访。在时长四个小时的采访录制时间中,柳传志敞开了心扉,娓娓道出了很多不为大众所熟知的事实。

柳传志谈任正非:我魄力不如他!两位企业家有何不同之处?
曾因为辜负中科院重托想过自尽、一直认为当老板是件苦差事、每年几乎都要经历要死要活的挣扎……这些话从柳传志嘴里说出,不免有一些反差的意味。

任正非和柳传志同为中国知名的企业家,性格中的差异也从这次采访中窥见一斑。

31年来,联想集团或是强攻、或是迂回,整体战术一直是在不断提高自身的目标,坚韧不拔,砥砺前行,卯足了劲想要把地下的目标达成。而彼时的联想,每走一步棋都会引发大众的各样猜测,之后事物的发展轨迹却总是让人们恍然大悟。

在联想走到如今的道路上,途中不少坎坷荆棘都被一一迈过,有很多不为人知但却惊心动魄的瞬间都被埋藏在他的光环之下。

华为同样和联想一样,是中国企业中的佼佼者,在柳传志享受媒体追捧的聚光灯之下,任正非却好似一直在有意躲避、尽量降低存在感,因此也被网友称为最低调、最神秘的企业家。

他的低调内敛和柳传志形成了强烈反差,大众也忍不住联想和华为这两个企业风格完全不同的集团做比较。

柳传志在谈到任正非时表示做了一个比喻:

“我们一起上珠穆朗玛峰,我走100m就需要大家停下来喘喘气,而任正非捡一条更险的路,直接就上去。这点魄力我不如他。”

这短短一段话也表明了柳传志认为任正非更有魄力、更有韧性,对于选择目标方面也更有迎难直上的勇气。而两人之间最大的差别其实在交际方面。

柳传志谈任正非:我魄力不如他!两位企业家有何不同之处?

柳传志可以说是结交四方,朋友众多,人脉无数。被称为“商业教父”的他经常出席各样的采访活动中,寥寥数语道尽人生道理和企业发展规划。联想的冲劲也透露出别样的风采,按既定目标勇往直前的干劲一直使联想走到了今天。

而任正非相比之下就显得更“甘于寂寞”一些,他参加的发布会以及采访活动很少,在大众面前露脸的次数更是屈指可数,外界总是以“神秘、低调”来形容他。

在任正非看来,稳中求进才是更符合他的复盘方法论,也是更适合中国市场大环境的。华为集团无论是在管理还是决策上形成的都是循序渐成的过程,丝毫没有半点夸张的跃进,这和任正非性格也是有关系的。

任正非谈“企业理念”

大众印象中比较内敛的任正非平常很少接受采访,在一次中央电视台的采访中,任正非等回来在网上被网友刷屏了。

在中美对决到关键时刻,华为作为其中的核心竞争力所在,任正非采访时候面临的压力可想而知。但他句句不卑不亢,词句中的清晰表达告诉我们:不知道关键的时刻,越不能够回避问题,坦诚沟通才是最好的公关。

任正非清晰调理的回答中表达了他的核心观点,也就是数百年来全球都在追求的“企业家精神”以及“尊重商业文明”,其实主要体现在开放和合作中。

在全球各地区的商业环境下,在不同的企业家社会中,无论从哪个角度看,开放和合作都应该是值得提倡和鼓励的。尊重,开放与合作的过程中,应该把宽容和共存的理念作为基础,只有这样才能够使整个世界朝着积极,阳光的方向进行发展。

其实通俗的讲,任正非表达了这样一种信号:在生意场中存在着道义,“得到多助,失道寡助”是不可忽略的规律。

究竟什么才是胸襟与格局?

如果一个企业的负责人,原本美国的大企业谷歌和高通都曾是你的亲密合作伙伴。忽然有一天,你的伙伴说“对不起,我不能够再供应你资源了。而我的操作将使你的企业陷入生死存亡的境地。”当遇到这样的困境,我想大多数普通人的想法都是愤怒和指责。

但正如任正非所说:

“美国供应商还在为我们备货,在和政府做着积极的沟通。大家如果实在要骂,不要骂美国的企业,应该瞄准美国的政客。”

在面对困境,任正非的第一反应不是愤怒和指责,因为他知道这样毫无用处。他选择了用创新来破局。

何谓创新?任正非这样说……

在创新的方面,任正非表示要跨国创新、要开放,这也和我国要形成全球化的共赢模式相互呼应。

确实,在如今严峻的国际大市场环境下,一味地闭门造车是没有任何意义的。正如任正非所说,如果能够真真实实地把优秀人才引进来,将会对改革产生莫大的积极作用。“自主创新如果是一种精神,那么就是值得支持的;但如果是一种行动,那么我反对。”

在任正非的观念中,应该合理理解创新的含义。而如今在全球范围内寻找人才、招贤纳士是最好的决策,完全一味地依靠中国自主创新是很难成功的。

华为在全球范围内在职的数学家有七百多人,物理学家有八百多人,化学家有一百二十多人,并且有着二十多个研发中心跟进各个项目的研究。任正非表示华为还建设有一个战略研究院,拥有着丰厚的资金向全世界著名大学的教授“求知”。

在任正非和华为的眼中,这些资金是没有投资回报的概念的。“正如美国‘拜杜法案’的原则,受益的是大学,那么之后从我们‘喇叭口’中延伸出去的各行业科学家就会更多。”

结语

“拥抱全世界的人才来共同搞创新”,其实这样的气度并不是每个企业家都能够有的。而在聚光灯下频频出现的流传,似乎就少了这样一份气度。网友们纷纷吐槽他“不仅赶走倪光南,而且不给职工股份。”确实光在这一点上,柳传志的做法就不如任正非。

说一千道一万,也只是站在如今的角度去评判企业家们的所作所为,辨析各位企业家的性格与精神不同。而如何才能够使企业蓬勃发展,他们又是如何走过最困难的时期,我们普通人是没有资格去评价的,毕竟各种苦楚心酸,只有他们自己知道。

本文经授权发布,不代表增长黑客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rowthhk.cn/quan/6013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3-09 17:46
下一篇 2022-03-09 17:55

增长黑客Growthhk.cn荐读更多>>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特别提示:登陆使用搜索/分类/最新内容推送等功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