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折叠屏,藏着OPPO的大野心

从消费电子,到潮流配件

撰文 | 文烨豪

编辑 | 王   潘
在消费升级驱动经济发展的宏观格局下,沉寂许久的智能手机赛道,迎来了一线曙光。
Counterpoint报告显示,全球折叠屏智能手机出货量将迎来强劲增长。不得不承认,屡被科技语境看衰的折叠屏,已然成为了智能手机行业的新增长引擎。
而随着折叠屏“手机救世主”的角色被越来越多人所认可,手机厂商们亦在不断加深折叠屏领域的布局。
8月末,在小折叠屏赛道一路高歌猛进的OPPO,推出了第二代旗舰影像小折叠屏机型OPPO Find N3 Flip。
小折叠屏,藏着OPPO的大野心
在此之前,OPPO曾凭借OPPO Find N2 Flip杀出了折叠屏红海,获得细分赛道的销量头名。而作为小折叠屏引领者,OPPO此番再度加码小折叠屏赛道,无疑流露着巨大的野心。

折叠屏也爱“小而美”

纵观折叠屏手机的演化史,其本身便是手机厂商逃离赛道无止境内卷的产物。
自手机赛道红利褪去以来,曾经手机厂商惯用的“机海”战术逐渐失灵,高端化成为了行业新故事。在此背景下,手机厂商为了跳出赛道红海,将成熟的柔性屏技术发掘为折叠屏机型,试图通过差异化的产品形态摆脱下滑惯性。
然而,在供应链趋同,彼此难有秘密的手机竞争语境里,但凡有厂商摸索出潜在机会,便会有一众手机厂商跑步入场,折叠屏亦是如此。
随着消费市场对折叠屏手机的接受程度愈来愈高,手机厂商们也纷纷推出了折叠屏产品,将本作为“蓝海”诞生的折叠屏赛道,硬生生卷成了“红海”。在此背景下,无论是智能手机赛道,还是折叠屏品类,对产品差异化细分能力的打磨都需再上一个台阶。
只是,在高度成熟的手机行业,实现差异化并非易事。过去部分手机厂商将自身摆在高位,将供应链技术随意排列组合,试图自上而下地教用户做事,最终却因脱离用户实际需求,招致惨败。
换言之,找到差异化定位的关键并非“不走寻常路”,而在于挖掘更细分、垂直的场景与卖点,并以己之长攻彼之短,精准覆盖用户的特定需求。
毕竟不同用户人群有着不同的细分需求,譬如同为大屏折叠屏机型,有着商务办公需求的用户会觉得屏幕拓宽所带来的体验甚好,但对部分用户而言,大屏所带来的体验提升非但有限,甚至还会因重量问题遭到用户抱怨。
面对不同用户人群并不统一的评判标准,如何将产品的差异化设计覆盖更多用户人群,成为了智能手机行业的核心命题——近几年手机厂商旗舰机型纷纷内卷影像,正是想借由受众广泛的影像场景接轨更大的市场。
同样的逻辑亦体现在折叠屏领域。一直以来,大折叠屏机型往往被视为生产力工具而存在,手机厂商不仅会为其植入办公应用,亦会重点优化、打磨笔记、股市等颇具商务色彩的场景。
基于此,OPPO第一代折叠屏手机OPPO Find N凭借提升工作效率和开拓使用场景方面的探索,用户大屏使用时长超过了1/3,远远高于同赛道10%的大屏使用时长。
可正如前述所言,以商务、生产力为核心卖点,虽能将大折叠屏的大屏优势体现的淋漓尽致,但在用户覆盖方面却略显吃亏——相较于整个消费市场而言,有着高频移动办公需求的用户终究是少数,这也是大折叠屏机型一度被主流语境视为“鸡肋”的原因之一。
相较于大折叠屏,小折叠屏虽工具属性较弱,但其“小而美”的产品形态却颇具科技浪漫色彩,从而嫁接着时尚、潮流语境。而长远来看,相较于“生产力”,媲美时尚单品、更贴合大众使用习惯的小折叠屏,或许能接轨更广的用户人群,从而挖掘出更多付费空间。

小折叠屏,撞向时尚圈

旷日持久的智能手机市场的寒冬,很大程度上源于技术本身的“袪魅”。这意味着,在功能性需求早已被覆盖的当下,消费电子领域永恒的“科技浪漫”母题,或许才是智能手机行业的新故事所在。
拆解“科技浪漫”,消费市场之所以会为了科技痴迷,除却技术迭代升级的因素以外,亦有着身份认同、表达个性等多元因素。
时间回到上世纪90年代,人们虽只领着微薄的薪水,却普遍愿意为动辄几千上万元的大哥大、彩电等一掷千金。之所以如此,不仅是因为产品带来的体验升级,亦有着家庭“长脸”,达成身份认同的因素所在。
而这,与30多年后的当下,互联网语境里刮起的“iPhone裸奔”浪潮一脉相承。同理,当下很多手机厂商往往会绞尽脑汁,为折叠屏包装出所谓的场景,却忽视了很多用户购买折叠屏,为的只是聚会、打牌时,将手机从兜里掏出再翻开的那一瞬间所收获的关注。
另一方面,当下活跃在各大社交平台的穿搭博主们,往往会精心挑选手机保护壳的颜色、图案、款式,以与服装、鞋包等相协调,将手机视为了诠释自身不同风格的配饰。而面对诸如AirPods等外观统一的产品,越来越多人则将其交给专业的DIY玩家,根据自身喜好定制出独一无二的外观。
换言之,在性能、续航等参数逐渐溢出的当下,以智能手机为代表的消费电子产品,已逐渐脱离了“工具”的束缚,成为了用户表达个性、彰显态度的“潮流配件”。
这其中,颇具科技美学、时尚属性鲜明的小折叠屏产品,自然成为了科技与潮流的具象表达。
一个简单的例子,为了洞察用户需求,OPPO曾以访谈的方式展开调研。在此过程中,OPPO意外发现很多KOL并不喜欢白色的小折叠屏产品,而原因竟是白色显肤色黑。从中不难窥见小折叠屏同时尚的紧密耦合。
小折叠屏,藏着OPPO的大野心
洞悉该趋势的OPPO,从产品、美学等层面将小折叠屏加以改造,使之时尚属性再上一个台阶。
以OPPO第一代小折叠屏产品OPPO Find N2 Flip为例,为强化其精致感,OPPO对其转轴处进行了极致打磨,使之突破金属CMF工艺限制,最终使其呈现出水波般光影流动的金属质感。
而OPPO Find N3 Flip的转轴的雕刻工艺,则在第一代的基础上再度升级,通过定制的微米级刀具精雕纹理,与整机“水”的设计理念遥相呼应。
色彩方面,OPPO不仅为OPPO Find N3 Flip打造了极富层次的配色,亦首次联合独立设计师,为其定制了六款颇具独特的手机壳,以此强化其作为用户“潮流配件”“个性化载体”的内核。
此外,过去的小折叠屏产品,无形中被钉上了人群标签,从而局限在女性市场。对此,OPPO基于用户调研,平衡了产品调性,使其接轨男性用户群体。用OPPO产品经理周意保的话说:“Find N2 Flip就像是汽车中的MINI Cooper、911跑车,男女用户皆会喜欢”。
可见,抓住赛道演化趋势的OPPO,已然学会了如何将科技与时尚、潮流领域融合。而纵观OPPO Find N3 Flip的一系列升级,OPPO似乎并不满足于打造科技潮流领域的热门时尚单品,而是将目光放得更加长远。

“冒险家”OPPO

作为小折叠屏赛道的引领者,OPPO重塑产品逻辑的同时,也审视着折叠屏赛道过往的一系列“偏科”问题。
重量维度作为用户入手产品最直观的感受,向来是折叠屏的一大痛点,如何为产品“减肥”自然成为了行业的关键命题。为此,OPPO在不牺牲效果的前提下,以0.01g为基准去深究每一个零配件的重量,将产品的重量打磨至极致。
据周意保透露,OPPO Find N3 Flip上一共有着64颗钛合金螺丝钉,而OPPO为了减轻手机重量,不断打磨,将每颗螺丝钉减轻0.0026g,最终积少成多,使整机重量减轻了1g。
小折叠屏,藏着OPPO的大野心
最终,OPPO Find N3 Flip在镜头堆叠了旗舰级影像模组的前提下,重量仅198g——既实现了产品减重,亦通过三枚超光影摄像头,解决了过往小折叠屏手机的影像弊病。
外屏作为用户使用中最高频的交互场域,可谓小折叠的“灵魂”。对此,OPPO在延续其竖向外屏设计的同时,打造了行业内最丰富的外屏应用生态,给用户带来了媲美iPhone 4的“外屏”使用体验。
类似的追求极致的产品思维,在OPPO产品设计过程中比比皆是。而这背后,既有着OPPO强大的科研底气,亦体现了OPPO在高端突破语境下的冒险家精神。
据周意保回忆,在踏入折叠屏赛道前,OPPO内部其实并不认可折叠屏的未来,即便是在产品立项之前,公司内部仍有一半以上的高管反对做折叠屏手机。“最后CEO陈明永拍板,决定把另一个项目砍掉,全部All in在折叠屏上。”
此后,OPPO便全身心地开始了这一场“冒险”,据悉,OPPO Find N发布前的4年里,OPPO前后迭代了6代折叠方案,基本穷尽了所有折叠方案……
显然,OPPO并不愿推出中规中矩的产品,吃折叠屏换机潮的“大锅饭”,而是始终绷紧着技术创新的那根弦,而是致力于打造“伟大的产品”。
事实证明,OPPO赌对了。Counterpoint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OPPO以20%的折叠屏手机市场份额,在堪称“红海”的折叠屏赛道扎下了根。其中,OPPO Find N2 Flip更是成为了国内最畅销的折叠屏手机,并斩获小折叠屏市场 31% 的份额。
而近期发售的OPPO Find N3 Flip,更是刷新了行业小折叠首销日销量和销售额的新记录。据悉,OPPO Find N3 Flip销售额同比上一代提升91%,并斩获6K+价位段安卓手机销售额冠军。
不难窥见,OPPO已然成为了小折叠屏赛道的引领者,而OPPO Find N3 Flip的推出,则持续强化着OPPO在细分赛道中的优势身位。
归根结底,在这个消费焕新、折叠屏潮流愈演愈烈的时代,重注小折叠屏的OPPO,已找到了自身高端化升维的战略锚点。而从“All in折叠屏”,到深抠细节打造伟大的产品,OPPO的付出,势必将收获对应的回报。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增长黑客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rowthhk.cn/quan/10519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9-11 17:29
下一篇 2023-09-11

增长黑客Growthhk.cn荐读更多>>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特别提示:登陆使用搜索/分类/最新内容推送等功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