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别“鄙视链”后,年轻人真正实现了“骑行自由”

自由和性价比可以兼得。

文/王慧莹

编辑/子夜

盛夏的八月傍晚,北京长安街上两侧的非机动车道比主干道拥挤。街边的绿灯闪烁,浩浩荡荡的骑行队伍如开闸泄洪般涌出。

比起以前的通勤工具,如今的骑行被赋予了多重身份——健身器材、社交载体,时尚单品,受到越来越多年轻人的青睐。

三万多名“踩车人”组成了豆瓣的自行车骑行小组;300多万篇骑行笔记遍布小红书的页面……骑行的风潮席卷各大社交平台。

随之而来的,是一条比价格、拼装备的“鄙视链”。嘴上聊着碳纤维车架、禧玛诺套件,付款时刷好几万不眨眼,有的“氪金”装备党不惜花几十万组装一辆自行车。

比装备的压力,不仅卷到了专业骑行者,还卷到了普通的上班族,“我骑了五年公路自行车,之前长安街是我通勤的必经之地,现在我都不好意思骑着我几千块钱的自行车路过了,因为骑着几万、几十万车的大有人在。”李浩告诉连线Insight。

感觉到不舒适,恰恰与很多人玩骑行的初衷相反,骑行,给很多人年轻人带来的应该是自由、轻松、快乐,因此,反抗卷装备的人也越来越多。

在小红书上,分享“退出骑行群”的人越来越多,他们更希望专注骑行本身,退出卷完车子卷设备的怪圈,不被嘈杂的社交话语影响,不坠入消费主义陷阱。

更多年轻人的骑行理念正在回归理性,注重性价比。

根据拼多多百亿补贴的骑行数据显示,虽然高价位骑行装备仍然保持增长,但价格区间在300元至500元的自行车已经成为消费者的首选,订单占比超过30%,500元至800元的自行车订单占比超过20%。

这个趋势也透露出一个信号,实现“骑行自由”,并不一定要很贵。

1、从卷入到拒绝,他们正在逃离“鄙视链”

夜晚的长安街,谁都想第一个冲出队伍。

但第一不是谁都能当的。骑行爱好者郭喜回忆,打头阵的往往是“氪金”的装备党。

他们通常戴着上千元的头盔,身穿一套紧身骑行服,手握着几万甚至十几万的碳纤维车架。即便你冲出去了,也会被后面的装备党“喂辣堡”。所谓“喂辣堡”是骑行圈的行话,即快速赶超。

“几十万身价的自行车确实快。”郭喜感叹道。

从骑行风靡开始,这个小众圈层中就挤满了“装备党”。小红书调研数据显示,骑行超过1年以上的骑手们,在骑行上愿意花费1万元以上,而骑行3年的人有60%的花费已超过5万元。

“自身毫无训练痕迹,装备试图超越环法。”一位骑友在某社交平台的评论形象地描述了骑行圈“装备党”的状态。

一些装备党们将攀比当做流行,骑行圈形成了一个鄙视链条——进口顶级鄙视进口入门,进口入门鄙视国产,国产高端鄙视国产入门。价格在3-20万的皮娜、梅花、Trek等赛事级自行车品牌,被装备党们收入囊中。

“虽然用骑行装备给一个人分类是不客观的,但不能否认透过自行车的品牌、配件,甚至是骑行服,就能大概了解你是什么专业等级的骑行者。”李浩告诉连线Insight。

但令他难以理解的是,公路自行车和山地自行车之间都有“鄙视链”。起初,李浩在社交平台上发了个公路自行车推荐帖,结果评论声大多是“公路自行车适应范围窄”“虽然省力但不耐骑”等,这让他十分吃惊。

“大家回想一下,你的自行车至少80%是在道路上骑的吧,公路自行车适用场景难道不是更高频吗?”李浩感到迷惑。

当自行车的定位不再局限于交通工具,骑友们赋予它更多的意义——社交、时尚、打卡。随之而来的攀比,让很多人“只求最贵”,掉入消费陷阱,而忽视了骑行这项运动本身的意义。

变了味的骑行圈加快了李浩退圈的步伐。以前,李浩几乎每周都要到北京奥园“刷圈”。它不同于休闲骑车,更像是骑友之间的竞速比赛。

慢慢的他发现,在刷圈过程中,拥有一样等级、价位自行车的骑友往往会在一起交流,甚至会组建小团体,相约下次骑行。

“在这个圈子里,都是比车、比装备,真正喜欢骑行的没几个,对我们新手太不友好了。”女骑手文文刚退出骑行群不久,她反而更轻松,也更专注了。

“我想骑就骑,想加速就加速,想休息就休息,不用看所谓专业骑手的眼光。”文文告诉连线Insight。

拒绝卷入鄙视链的浪潮,越来越不可忽视,连线Insight翻看社交平台上关于“退出骑行群”的内容,发现表态退出骑行群的主要是两类人——一类是之前加入内卷,进阶过设备,但他们不想继续被鄙视链推动再买更贵的设备。另一类是刚加入的爱好者,觉得无法适应骑行群攀比氛围的,干脆直接退群。

不一样的声音在出现,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变得理性,开始注重骑车真正的价值——快乐地拥抱自由。这是骑行这项运动带来的真正价值,而他们也会寻找更适合自己水平的车,而非更贵的车。

“自由的钢铁、滚动的风景。”慢慢的,更多人意识到,1000块钱的装备和一万块钱的装备追求到的快乐是一样的。

2、性价比产品在爆发,实现“骑行自由”不用很贵

在上海生活的王伟一直是户外运动的爱好者,去年,在朋友的影响下,他进入了骑行圈。

但他不是装备党,初入一项运动的圈子,王伟更加谨慎。

“我的消费理念是一切东西以好用、适合我为主,超出消费预期的东西我不会买,性价比是我的准则。”刚入了一辆喜德盛AD300的王伟向连线Insight表示。

喜德盛AD300公路自行车,图源喜德盛官网

的确,和王伟一样,很多初入骑行圈的爱好者更看重性价比,“第一辆买个入门级,第二辆再买个高性能款。”多位骑行爱好者向连线Insight表达了一致的看法。

看中这种需求,一众国产骑行品牌研发出更具性价比的专业骑行产品,“入门级”骑行装备正在爆发。曾经市场熟知的喜德盛、凤凰、永久等国产品牌重新回到大众的视野中。

比如国产新锐品牌喜德盛,在2014年推出了一款山地自行车“传奇500”,并用它走了一趟川藏线,时速可以达到30km/h,但价格仅需2999元。

2015年开始,喜德盛走向中高端,目前4000元以内的入门级公路车众多款式已经成为爆款。

在喜德盛品牌负责人看来,颜值高、性能好、性价比高是真正受年轻人喜爱的自行车。“RS系列定位是性价比的时尚产品,颜值高之余,我们采取了技术下放,用到的走线技术都是其他品牌万元以上级别才能用的。”

此外,高端自行车最突出的特点是“轻”。这依赖于碳纤维材料和特殊的排叠工艺。目前,喜德盛研发了一种叫作X6的铝合金,用在主流车型上,而在骑行圈被视为最高端的“碳纤维”材料,喜德盛也在持续进行自研。

定价亲民,材料适合,需求侧需求爆发,直接导致喜德盛很多网红款性价比的车子“一车难求”。

不仅是车子,在众多核心零件上,也少不了国产品牌追求性价比的身影。

在自行车领域,变速器可以说是自行车的心脏。整套变速装置看似简单,实则非常精密复杂,考验的是品牌的研发能力和工艺技术。

过去,变速器的市场大多被海外品牌所占据。

中国自行车协会技术委员会委员余世光曾在接受媒体采访时提到,国内市场1000元以上的自行车变速器,年需求量约800万套,95%的份额掌握在日本禧玛诺和美国速联手中。

不过,随着国产品牌技术的提高,国产变速器也在逐渐受到重视。“近三年,国内变速器得到了更多市场的认同,我们也根据市场需求、用户需要和产品的客群定位选择进口或国产的变速器。”凤凰品牌负责人向连线Insight说道。

值得关注的是,借助拼多多这类电商平台,国产性价比自行车和装备正在“飞入寻常百姓家”。

今年夏天,拼多多上线了夏季狂欢节,推出品牌专区聚焦骑行领域,并对凤凰、永久、喜德盛、等品牌提供百亿补贴,让消费者可以买到更具性价比的产品。

7月17日,拼多多百亿补贴上线“骑行专区”,对国内外骑行品牌进行大额补贴

本质上,无论哪种装备,奔向自由的骑行之路总是令人向往的。对国产品牌而言,让骑行回归本质,让骑友收获快乐,是他们想做的。对拼多多来说,让消费者实现骑行自由,给品牌更大的市场,是拼多多要实现的。

3、市场在爆发,但想抢到蛋糕也不容易

当“骑行回归骑行”,加入的爱好者越来越多,这进一步推动骑行市场走向爆发。

艾瑞咨询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自行车市场规模为1940.7亿元,预计2027年预计可达2656.7亿元。

谈及现在的火热,不少行业人士向连线Insight回忆起这些年自行车赛道的起起伏伏。

早期,随着国外高端品牌的涌入,国产自行车品牌因技术落后无法占领市场,优胜劣汰下,一批掉队的企业倒闭,行业淘汰赛加速。

如今,骑行的热潮,给国产自行车品牌带来了新机会,同时伴随年轻人的理性消费态度,性价比装备成为更多人的“心头好”,市场整体向好的趋势有利于国产品牌的崛起。

不过,想真的在这个市场里分得一杯羹,并不容易。

连线Insight在和从业者沟通的过程中,也了解到了他们遇到的一些难题。

喜德盛品牌负责人告诉连线Insight,想要时刻抓住消费者心理是比较难的。“随着整个市场的欣欣向荣,我们要在产品研发、扩大市场方面下功夫。尤其是走向国际市场,喜德盛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从产量上来看,中国是制造业大国,据中国自行车协会统计,2021年中国自行车产量达7639.7万辆。换句话说,我国自行车的产量并不低,关键在于能否拥有更高的技术、更好的品牌形象,去占据更大的市场。

“老字号”拥有知名度,但想转变形象也是挑战。以凤凰自行车为例,其品牌中心总监徐力提到,“想转变上世纪通勤自行车的固有形象,挑战太大”,他用“涅槃重生”来形容凤凰近十年的转变。

凤凰自行车

近些年,凤凰不断进行产品升级、改变包装设计。目前,其公路车与山地车产销比例已超过60%。两年前,凤凰还推出子品牌菲尼仕,进军高端自行车路线。

如今,打开凤凰自行车的相关页面,它早已不是从前的样子,配色和产品设计都焕然一新,改变了消费者对它原先的印象。

总的来说,国产老品牌的产品力和品牌正在升级,但要让更多的消费者了解它们,仅靠自己还不够。

一个突出的特点是,由于国外自行车品牌进入中国市场早,消费者先入为主的心态会持续为自己熟知的品牌买单,即便国产品牌的产品力已经提升,但仍入不了消费者的“眼”。

长久以来,国产自行车品牌的消费端和供给端始终横亘着一条不可逾越的鸿沟,这时候,通过营销活动打开品牌知名度,至关重要。

在第31届中国国际自行车展览会上,“老字号”自行车品牌永久展台前人头攒动,台上几个年轻人在玩Cosplay。据上海永久自行车有限公司董事长颜奕鸣介绍,从2016年起,永久就与王者荣耀、和平精英等电竞跨界合作,加大对年轻人的推广力度。

“让大家看看,老字号也可以很时尚。”颜奕鸣说道。

此外,品牌们集体意识到,跨越鸿沟,仅靠线下市场是不够的,电商平台的消费数据和用户规模或许是助力品牌前行的“东风”。

以拼多多为例,其年度活跃用户数超过8亿,可以连接消费端和供给端,消除信息差,为品牌和消费者提供交流的渠道。

喜德盛品牌负责人向连线Insight提到,“通过百亿补贴的曝光度,喜德盛的品牌知名度可以再上一个台阶,这是量变引起质变的过程。”

可以看到,在拼多多这类电商平台上,喜德盛、凤凰、永久等品牌的入驻,让国产自行车品牌被更多人看到。同时,结合电商平台的线上数据,它们能更精准地洞察消费需求变化,在产品研发、市场营销、品牌升级方面做出迭代升级。

“不止于销售,品牌亦可从电商销售的过程中,更全面地了解消费者的喜好和需求,反哺品牌生产。同时,借助拼多多百亿补贴栏目,能充分发挥电商平台的社交裂变能力,扩大平台上老字号品牌的市场份额。”永久相关负责人如是说。

连线Insight查询发现,当前进驻拼多多的热门骑行整车及周边品牌近20家,补贴金额从几十元到千元不等。在此加持下,永久自行车2022年在拼多多单一平台销售总额达4.3亿元;凤凰销售总额超3亿元,百亿补贴爆款车型销量最高达42348辆。

正是拼多多这样的电商平台和国产自行车品牌的“牵手”,才让更多优质的产品被更多人看见,让更多骑行爱好者更轻松地去看更远更美的风景。

(文中李浩、郭喜、文文、王伟均为化名。)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增长黑客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rowthhk.cn/quan/10350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3-08-15
下一篇 2023-08-15

增长黑客Growthhk.cn荐读更多>>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特别提示:登陆使用搜索/分类/最新内容推送等功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