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漠的微博,何处是绿洲?

十年前,我在微博看韩寒口吐芬芳。

十年后,我的微博被饭圈女孩和营销广告统治了。

当有一天我无所事事的刷着推荐,却发现引战式话题越来越多,粉丝们彼此问候着祖宗十八代,我知道微博变了。

它变得更复杂、更浮躁、更有铜臭味儿了。

复杂,不仅仅是花哨的功能不断推出、烦人的广告层出不穷,还有各种运营套路、文字游戏,让我感觉自己像一颗随风摇摆的韭菜,随时都有被收割的风险。

荒漠的微博,何处是绿洲?

浮躁,是有用的信息越来越短,攻击和谩骂越来越多,连友好交流都谈不上,更不用说什么社交。

铜臭味儿,是微博借钱利用粉丝刷榜心理痛宰未经涉世的未成年的恶臭嘴脸,还有Q3财报发布后暴跌的股价。

微博十年,受困于短视频时代的风潮,迷失在商业化的荒漠道路上,何处才是“绿洲”?

商业化扩张触雷,微博遭“反噬”

2019Q3财报一发,微博慌了。

财报数据显示,微博Q3总营收4.678亿美元,较去年同期仅仅增长了增长1.7%。同期净利润1.462亿美元,较去年同期下滑了12.3%。这对于一个顶着中国龙头社交媒体名号的平台来说,是致命的。实际上,这已经是微博连续第二个季度营收同比增速低于2%,也是连续第二个季度净利润下滑。

整体来看,微博的主要收入来源是广告和营销两大部分,Q3广告和营销营收为4.125亿美元,较去年只增长0.8%了,近乎于停步不前。也就是说,微博的广告已经不能再打更多了,会员也卖不动了,直播虽有成效但并不明显。正是广告和营销发展的颓势,导致了微博的败退。财报发布后,微博股价大跌17.7%,母公司新浪股价也同时暴跌18.75%。

荒漠的微博,何处是绿洲?

于是,微博用十年构建的千里之堤,开始在这一刻崩溃。而这段千里之堤的蚁穴,是微博曾经视为救命稻草的商业化新战略。

在微博的商业化新战略里,「媒体」属性要远远大于「社交」属性。现在的微博,更像是一个明星大咖、公众人物和机构部门发布信息的平台,用户们每天打开微博,最常用的就是热搜功能,吃一吃今天的瓜,随后就打开了其他APP。

甚至可以说,越来越多的人把微博当做是一个信息的汇集平台,而不是一个沟通交流的社区,通过这个中转站,流量反而被分发到其他平台。

  • 如果需要更定制化、更精细、更符合个人搜索习惯的服务,今日头条依靠强大的算法推荐系统更具优势。
  • 如果需要观看视频,了解实时内容,抖音快手等一大批短视频平台拥有更丰富、更多角度的视频信息内容。
  • 如果需要更真实的用户点评,更全面的产品信息,小红书等种草平台起码从表面上看起来比充斥水军机器人的微博更能令人相信。

 自身缺乏天马行空的想象力,外部的竞争对手又纷纷崛起,微博早已经走出舒适区了。与此同时,在执行商业化新战略的过程中,急于拓展变现渠道的微博还触碰了雷区。 前不久,微博推出的“双11网购势力榜”活动,因为诱导明星粉丝使用部分年利率超过36%红线的贷款业务而陷入了巨大的质疑风波。在活动期间,粉丝只要通过微博借钱就能为明星打榜,借的越多打榜效率越高,但也在无形之中背负上了巨大的债务。 

荒漠的微博,何处是绿洲?

更可怕的是,为了推广金融业务,微博除了将借钱广告频繁插入用户推荐信息流中,还玩起了“以贷还贷”的游戏,通过微博小秘书私信向用户推广「用微博借钱还信用卡」等相关信息。事实上,多项监管政策曾明确,借贷相关机构应采取有效措施防范借款人“以贷养贷”、“多头借贷”等行为。 

利用疯狂的粉丝经济掀起的网贷风波、充斥水军和机器人的平台环境、屡见不鲜的用户相互诋毁谩骂的平台风气……可以说,在加快商业化的赛道上,微博已经“出轨”了。越想盈利,广告越多,用户越反感,直接导致了微博广告与营销收入的增长延缓。这时,微博似乎是从腾讯当年推出微信中获得了灵感,是不是「越简单」的产品,就越能挽回用户的心?

荒漠的微博,何处是绿洲?

救命稻草绿洲,走偏了 

受任于败军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绿洲诞生了。今年9月,绿洲伴随着一条条推荐码,出现在我们的朋友圈中。更加清爽简洁的界面和图表,类似国外INS的图片视频社交方式,以及大批的明星入驻,很快让绿洲登上了各大下载榜单首位,用户数飞速增长。小伙伴们奔走相告,互相转发着邀请码,迫不及待地进入了这个全新的世界。微博也梦想着有朝一日绿洲能够成为中国版INS,成为一根真正救命的稻草。 

然而,随着三分钟热度的消退,绿洲的处境像极了聊天宝、马桶MT等同样背靠巨头但却依然夭折的产品,渐渐地偏离了拯救微博的道路,直到现在都没有找到正确的方向。 

如果是想通过去掉“烟火味儿”回归社交本心,那么绿洲虽然打造了简洁的界面,但其内在功能更多的是“简陋”,现在的绿洲,看起来更像是一个微博的阉割版。

在用户互动方面,仅仅保留了转赞评等核心功能,连私信功能都没有添加;在内容分类方面,明星、体育、游戏、摄影等等分类称得上细分且全面,但并没有好友之间的互动版块。 

在很多人看来,绿洲更像是模仿朋友圈而诞生的产品,但目前为止却缺少了朋友圈赖以为生的互动性,完全撬不动腾讯的墙角。 

如果是想通过用户分享生活经历,走种草社区路线,以此发展金融甚至电商业务开拓更多盈利手段。那么以绿洲目前明星粉丝占据大多数的用户属性来看,缺少腰部KOL、中小V带货的现状又将成为新的难题,整个绿洲平台较为「小清新」的风格也不如小红书、淘宝直播来的接地气。 

在这些成熟的竞争对手面前,绿洲还是没有一个让人必须使用的理由,想要突围难上加难。 

病倒的微博,需要这三剂良药 

在这样内忧外患的时刻,十岁的微博,需要「治病」。 

第一,在赖以为生的内容生态上,利用已经成熟的媒体属性,打造更具有时效性、可追溯、真实可靠的信息流,发掘更垂直、对标更多人群的细分领域新闻。

减少现在热榜上明星新闻占比过多的问题,避免“将军孤坟无人问,戏子家事天下知”,挽回风评,找回品牌公信力。 

第二,整改平台风气,回归社交本心。

实际上,目前大多数的爆款微博话题背后,「引战式」的营销笑话越来越多。为了话题热度,博主或话题策划人往往会利用明星粉丝、两性、地域等等诸多引战式话题。 点开评论就是谩骂攻击的情况不在少数,微博现在已经给予了大V拉黑普通用户的权利,如果能够再通过更加严格的平台审核,让用户们更加理智和谐的发言,无疑是非常有助于微博找回社交属性的。 

第三,明确下沉市场的重要性。

事实上,近些年来在下沉市场取得成功的范例绝对不在少数。微博的竞争对手抖音、小红书、头条就是从下沉市场发力,或是培养网红和土味KOL,或是通过红包战略,或是签约明星,让很少上网的人都习惯了使用他们的产品,最终获得了巨大的新流量。 

也就是说,下沉市场目前已经有了短视频社交、种草社区和新闻媒体的成功范例,那么下沉市场是不是需要稍显时尚、更具娱乐氛围的文字+视频+图片的综合性社交+媒体平台呢?三四线城市、乡镇的用户是不是需要比朋友圈更大范围的表达舞台呢?下沉市场这款蛋糕正在等待着微博的发掘。 

十年前,创始人曹国伟曾经不停地翻动电话本,像推销员一样让一众KOL入驻微博,利用用户的猎奇心理和追星需求打造了强大的媒体阵地。十年后,微博已然四面楚歌,有人打开微博只为吃瓜,有人转向头条抖音寻找新的信息入口,有人厌恶了营销号和网络暴力的骚扰……

但微博的路,还要继续走下去,如果寻找「绿洲」未果,重塑品牌公信力、加大平台审核力度以及开辟下沉市场,也许是给微博治病的良药。

文:方洵/天方燕谈

特别提示:关注本专栏,别错过行业干货!

首席增长官CGO荐读绿洲:

更多精彩,关注:增长黑客(GrowthHK.cn)

增长黑客(Growth Hacker)是依靠技术和数据来达成各种营销目标的新型团队角色。从单线思维者时常忽略的角度和高度,梳理整合产品发展的因素,实现低成本甚至零成本带来的有效增长…

本文经授权发布,不代表增长黑客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rowthhk.cn/mcn/weibo/2603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19-12-02 12:56
下一篇 2019-12-02 13:14

增长黑客Growthhk.cn荐读更多>>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特别提示:登陆使用搜索/分类/最新内容推送等功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