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年行业格局松动,AI让搜索赛道分化

搜索迎来大变局

二十年行业格局松动,AI让搜索赛道分化

作者丨青风

编辑丨六子


2025年的AI搜索赛道正上演着前所未有的变局。

谷歌要用Gemini大模型彻底替换传统搜索框,百度启动十年来最大规模搜索改版,苹果传出洽购AI搜索明星公司Perplexity的消息。

这场变革中,不仅巨头们加速卡位,抖音、微信、微博等平台也纷纷嵌入AI搜索功能。QuestMobile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8月,AI搜索引擎的月活跃用户规模已达6.72亿,成为最大的AI赛道。

二十年行业格局松动,AI让搜索赛道分化

*图源QuestMobile

但喧嚣之下,赛道已显现明显分化:传统搜索引擎流量持续下滑,纯工具类AI产品陷入“幻觉”危机,而扎根社交生态的玩家却异军突起。

这场搜索革命的核心,早已不是单纯的技术比拼,而是AI能力与场景生态的深度耦合。

01
「AI搜索赛道分化」

AI的爆发打破了搜索引擎持续二十多年的行业固化格局,内容生态与场景适配能力成为决定生死的关键变量,赛道由此呈现“传统巨头下滑、原生工具遇阻、社交平台崛起”的鲜明分化。

传统搜索引擎正遭遇“创新者窘境”的严峻考验。自1998年谷歌上线、2001年百度成立以来,“搜索框+网页列表”的形态延续至今,广告变现模式更是支撑起巨头的营收帝国。但AI搜索的“直接答案”模式,让用户无需点击跳转网页,直接冲击了依赖流量分发的内容生态和广告体系。

SimilarWeb数据显示,全球主要搜索引擎流量普遍下滑,部分平台跌幅已超过10%,曾经稳固的市场份额开始松动。

为求破局,百度不久前在AI Day推出“大搜索框+对话式结果”的改版,试图从信息检索工具转型为智能助手。但二十年积累的内容生态与商业模式,使其难以彻底摆脱路径依赖。

原生AI工具曾被寄予颠覆厚望,却在落地中暴露短板。以DeepSeek、Perplexity为代表的产品,凭借自然语言对话、多模态输入等特性,一度让用户摆脱关键词搜索的桎梏。

但这类工具普遍面临时效性不足、可信度存疑的困境:DeepSeek的“幻觉”问题引发大量用户吐槽,其月访问量已开始下滑,与巅峰期相去甚远。更关键的是,纯工具属性缺乏流量天然入口,用户使用场景极为分散,难以形成持续粘性。

在巨头与原生工具的夹缝中,社交内容平台成为最大变量,微博智搜的爆发堪称典型。这款 2024年底上线的AI搜索插件,2025年4月与微博搜索框全面整合后,用户规模快速攀升。

二十年行业格局松动,AI让搜索赛道分化

*图源QuestMobile

根据QuestMobile统计,今年3月,微博智搜月活跃用户规模环比增长300%,在全网AI应用插件中增速第一;6月,活跃用户突破6000万;8月攀升至6500万,在所有AI插件中的排名上升两位,达到第6位。

在字节、百度、腾讯、阿里、DeepSeek等巨头环伺的AI搜索赛道,不显山不露水的微博智搜为何能够杀出重围?

其增长密码恰恰在于“非工具化”定位——依托微博的热点生态与社交属性,将AI搜索融入用户“刷热搜、聊话题”的天然场景中,而非作为独立工具存在。这种“生态嵌入式”发展路径,使其绕过了原生工具的流量瓶颈,也避开了传统巨头的转型包袱。

02
「从“刷热点”到“懂热点”」

微博智搜的6500万用户并非偶然,而是精准击中了信息爆炸时代的用户痛点。当热搜每天产生数以千计的话题,碎片化的博文、情绪化的争论、真假难辨的爆料,让用户陷入“看得到热点,读不懂真相”的困境。

而微博智搜通过“全景梳理+权威溯源+深度交互”的组合拳,彻底重塑了热点信息的消费体验。

社交平台的热点传播往往呈现脉冲式爆发特征,事件脉络分散在不同时段、不同博主的内容中,用户需耗费大量精力拼凑全貌。微博智搜则通过对站内实时内容的智能整合,实现了热点事件的一站式呈现。

以“罗永浩炮轰西贝预制菜”事件为例,用户搜索相关关键词后,能直接获取按时间线梳理的完整脉络:从9月10日罗永浩发难、西贝强势回击,到悬赏10万元征集证据、贾国龙“认错翻车”,再到西贝日营收暴跌200-300万、政策加速落地的后续影响,核心节点无一遗漏。

二十年行业格局松动,AI让搜索赛道分化

上下滑动查看更多

*图源微博智搜

更关键的是,每个事件节点都附带原始博文链接,用户点击即可验证信息源头,兼顾了效率与可信度。

在专业议题解读上,其权威信源聚合优势尤为突出。当热点涉及专业领域时,普通用户往往因知识壁垒难以深入理解。微博智搜通过筛选平台上的权威媒体、认证专家、科普KOL内容,将专业信息转化为通俗解读。

如始祖鸟喜马拉雅烟花秀引发环保争议时,智搜迅速整合动植物作家、生态学家的分析与权威媒体报道,整理出“当地草毡层仅10-15厘米厚,需百年形成,破坏后自然恢复需数十年;120分贝爆破声导致鼠兔应激死亡;‘可降解材料’降解周期可能长达数十年”等核心风险,让用户快速掌握争议本质。

二十年行业格局松动,AI让搜索赛道分化

上下滑动查看更多

*图源微博智搜

多轮交互与多模态呈现,则让信息消费从“被动接收”转向“主动探索”。8月底刚上线的“追问”功能,使微博智搜突破了单次搜索的局限——用户在获取基础答案后,可直接追问“始祖鸟烟花秀的垃圾清理进展如何”“预制菜政策具体内容”等延伸问题,形成连贯的思考链条。该功能甚至还可以智能地给出几个引导问题,连用户输入的功夫都省去了。

“追问”功能的上线,意味着微博智搜不只是信息聚合,还能实现深度检索和多轮问答。而这些专业解读信息,无疑会再次引发大众更有深度与广度的讨论,同时也为微博平台带来更多的用户浏览时长。

这种交互模式比传统“多次关键词搜索”效率提升数倍,8月人均Token消耗量达44910的表现,印证了用户深度使用的需求。同时,智搜的回答还整合了短视频、图片等多模态内容,如解读政策时嵌入央视新闻的视频报道,分析体育赛事时附上比赛集锦,让信息呈现更直观生动。

用户行为数据印证了体验升级的价值:微博智搜的月人均使用次数达39.2次,在AI插件中排名第二;15.2%的活跃率,意味着海量用户已形成高频使用习惯。

二十年行业格局松动,AI让搜索赛道分化

*图源QuestMobile

这种粘性背后,是用户从“刷热点”到“懂热点”的需求升级——当智搜能快速提供事件全貌、专业解读与深度交互时,用户自然无需再在海量博文中耗费精力,信息消费效率实现质的飞跃。

03
「热搜+智搜的生态协同」

从上面实际案例能看出,微博智搜的壁垒并非算法本身——事实上,百度、微信的AI产品均接入了DeepSeek大模型。

智搜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将AI能力与微博的社交生态深度绑定,形成“热搜引流-智搜解读-社区讨论”的闭环,这种生态协同效应是纯工具类产品与传统搜索巨头难以复制的。

“热搜+智搜”的协同效应,构建了独一无二的流量入口。热搜是微博的核心生态资产,承担着“热点发现”功能,满足用户对公共信息的好奇心;而智搜则承担“热点理解”功能,回应用户主动探寻的求知欲。

这种分工形成了完美互补,用户在热搜看到“张雪峰回应账号被禁止关注”等话题时,无需离开平台,点击“智搜”即可获取事件来龙去脉、各方观点及关键证据。

二十年行业格局松动,AI让搜索赛道分化

*图源微博智搜

这种“发现即解读”的模式,无疑会使热搜话题的用户停留时间延长,热点的讨论深度提升。反过来,智搜产出的专业解读又会成为新的讨论素材,推动热点进一步发酵,形成双向流量反哺。

站内内容生态为AI提供了高质量“食材”,决定了回答的差异化价值。微博的内容生态恰好具备实时性、多元性、权威性三大特质:权威媒体账号保障了信源可靠,亿级UGC内容覆盖了多元视角,秒级更新的讨论确保了信息时效。

相比之下,传统搜索引擎的回答虽数据密集但部分缺乏来源,微信的内容偏向静态知识,抖音则侧重娱乐化解读,而微博智搜能整合权威报道+专家观点+用户讨论,形成更立体的答案。

例如搜索“20万级高阶智驾电动车推荐”时,智搜不仅列出车型清单,还附上汽车博主的实测博文与用户口碑,帮助用户快速决策。

对社交生态的反哺,则让智搜超越了工具属性,成为生态的粘合剂。AI搜索的加入,打通了“信息获取-参与讨论-内容创作”的全链路:用户通过智搜理解热点后,可直接跳转至相关话题参与讨论,关注观点契合的博主,甚至基于解读素材创作原创内容,形成“搜索-浏览-再创作”的闭环。

这种闭环不仅提升了用户粘性,更激活了创作者生态——优质内容通过智搜获得更多曝光,激励博主产出更专业的解读,进一步丰富平台内容供给。

当用户习惯了这种信息获取闭环后,“秒懂热点,就用智搜”就可能成为一种新的用户心智。

04
「结束语」

2025年的AI搜索赛道,正从技术比拼,进入生态决战阶段。

传统巨头受制于既有商业模式,原生工具困于流量瓶颈,而微博智搜的逆袭证明:只有将AI能力嵌入用户的天然使用场景,与平台生态深度共生,才能真正解决用户痛点,构筑竞争壁垒。

6500万用户只是一个起点。随着“热搜+智搜”模式的持续深化,以及多模态交互、个性化推荐等功能的迭代,微博智搜或将进一步改写AI搜索的行业规则。当搜索不再是孤立的工具,而是融入社区讨论、内容创作的有机组成部分时,信息消费的价值将被重新定义。


– END –
文 |青风
合作及进官方群请后台留言联系
图 | 来自互联网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增长黑客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rowthhk.cn/cgo/model/144128.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小时前
下一篇 1小时前

增长黑客Growthhk.cn荐读更多>>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