策略:超级品牌,具象化表达|杨不坏

海明威提出了关于文学创作的“冰山理论”:冰山运动之雄伟壮观,是因为它只有八分之一在水面上。

在接受《巴黎评论》访谈时他透漏,《老人与海》的初稿有1000页,庞大而细致的描写了渔村的每一个细节,但最终出版的,删减到只有2.7万个单词。

回到当下,我想谈谈超级品牌在营销中的“冰山理论”,更具象化表达。

很多超级品牌,业务线与规模都过于庞大,很难将整体品牌全部展现,看到很多大品牌的广告拍出来都很空,假大空的内容恐怕只有甲方自己能看懂,消费者不知所云,也懒得看懂,于是我们做了很多自说自话的无效表达。

策略:超级品牌,具象化表达|杨不坏

我们试图换个角度思考,以更具象的内容,叙事大品牌。
以下、Enjoy:

具象化表达,更真实的连接

具象化叙事对应的是宏大叙事。

对于超级品牌来说,可以有具象化表达,以真实具体的事件与创意,与大众消费者进行沟通,塑造真实清晰的品牌形象。

具象表达对于两个“大”:一是社交大环境,二是超级大品牌。

首先理解社交环境,从过去中心化媒介,到现在庞大无序且杂乱的社交网络。

人的注意力逻辑变了,以前人们等待一天两集的电视剧,现在人们1.5倍速看综艺,5分钟看完一部电影,15秒一条的短视频永远刷不完。

随时需要,马上获得,即刻高潮,继而失落,然后进入下一轮。

人们的社交体验就是这样不断循环往复,最终记住了什么,似乎不重要。

回到商业广告,在浪潮翻涌的社交网络,我们需要更具体、真实、可感知的表达,去连接真实的消费者。

真实与具象,也意味着更强的行动力。

不管是思考认知的行动力,还是消费行为的行动力,都促使品牌与用户更紧密连接。

然后是超级大品牌,当体量足够庞大时,完整表达就更为艰难。

大品牌的品牌广告,很容易陷入抽象化表达,因为要顾及各个层面,而要顾及整体性就会变得不具体。

当那些宏大叙事的宣言扔进庞杂的社交网络时,有多少人会真的在乎一个品牌的宣言,况且这跟他们本身与周边的环境关系并不大。

还有另一条路,就是做更为具象化的表达,不一定是面面俱到的整体,但我们去做更真实具体的表达与叙事,它可以是整体品牌的缩影,或者入口。

人们看见并感知到具体的品牌表达,才会有兴趣深入了解品牌。

用一个比喻或许不一定恰当,我想到奥运会开幕式上一个小女孩的清唱,这是个特别具体的,特别清晰的表达,它是宏大叙事的另一面,这种表达仍然充满力量。

所以,我个人认为很多超级品牌,在纷繁杂乱的社交环境中,不止要有宏大叙事,也应该要有更真实的,能够让消费者感同身受的具象化叙事,这同样充满力量,同样能体现超级品牌的价值观。

具象的创意与事件,建立与消费者更真实紧密的连接,同时意味着更强大的行动力,获得消费者更丰富的反馈。

接下来我们进入案例,谈具体方法与路径。

京东X群玉山:具象化叙事大品牌

京东最近在上海的保配送中显露风头,或许是因为创始人背景与企业文化的塑造,京东这个品牌给我一种朴素的,舍身为公的豪气。

今年4.23读书日,京东做了另一件反常的创意事件,不是打折卖书,而是问你买书。

来自业内知名品牌咨询机构“群玉山”出品,营销行业应该都知道这家最新热店,虽然3月份刚正式开业,但去年就已经出品过B站的《放焰火》,宝洁的《老简历》等知名作品,其核心团队也是B站《后浪》的操盘者。

这次给到京东的解决方案不一样,不是基于京东整体品牌输出表达,是选了京东平台上最特别的“商品”,选择图书作为表达出口。

在表达方式上也不止是广告,而是事件化创意,京东在图书日期间,联手余华与余秀华两位大作家,面向所有人“问你买书”,不管是不是在京东平台购买的图书,只要一年之内购买且没拆塑封,京东都可以再买回来。

这是特别具体的事情,却是非常有力的表达,这个创意同样有一种朴素的豪气。我们展开讲讲:

策略:具象化诠释价值观

首先谈策略逻辑,为何会选择京东图书,以及为什么要做这件事。

京东过往基于产品服务讲“多快好省”,这在电商高速扩张期没有问题,为品牌塑造了可靠的品牌形象,但缺乏感性价值观的部分。

这几年京东提出更为感性的“不负你的热爱”,但消费者要如何理解与诠释这句话,似乎也缺乏一些具象化表达。

群玉山并没有颠覆这句话,而是思考如何具象表达,让消费者更清晰理解这句“不负你的热爱”。

以前更多的传播聚焦在“热爱”上,大家热爱的商品京东都有,而且多快好省,站在平台视角多卖货一定是对的。

这次聚焦“不负”,京东平台如何不负消费者的热爱,京东是最大的图书销售平台,但更希望大家不止买书,更要读书,理性消费,尊重每一本书,每一位作者。

站在产品与消费者视角,不负大家的热爱。

创意:问你买书,不止是广告

这次的“问你买书”不止是广告,而是规模庞大且事件化的品牌活动。

首先是品牌影片,邀请知名作家余华,与我最喜欢的当代诗人余秀华共同呈现,没有讲大道理,不是品牌宣言,是呈现了一个小故事。

余华亲自去普通人家敲门,问他们买回他的作品《活着》。余秀华则写信致电读者:“我爱你看过之后痛痛快快的骂,胜过没看过之前虚情假意的爱”。

然后是品牌活动,京东在这个读书日的活动不是打折促销卖书,而是原价向读者买书。只要是最近一年内购买且未拆塑封,不管在京东买的还是别的平台买的,不管线上买的还是线下买的,京东都可以原价回购。

我看到的时候京东作为平台方,看待商品与消费者的视角,不再以GMV为导向。

从产品视角看,让每一个产品物尽其用,不止是图书,也包括平台内容所有其他产品,让需要的人购买。从消费者的视角看,呼吁大家更理性购物,合理消费。

这是京东作为电商平台的价值观,也是对“不负你的热爱”的诠释。

传播:进入社交舆论

最后谈谈传播,广告化的创意,也要公关化传播。

如同《后浪》选择在五四青年节爆发,此次《问你买书》选择在读书日传播,这似乎也成为群玉山的传播方法。这很巧妙的让品牌广告内容,进入大众舆论,让品牌在舆论中发酵与碰撞,最终形成认知与记忆,成为共识。

这次创意同样是挑战传统,以往的读书日商家通过卖书来号召大家读书,此次京东图书则通过回购来激励大家读书。

在读书日当天进行传播爆发,除了核心媒介位置曝光,【读书之美|不负每一份热爱 】由网信办网络传播局指导,也被新华网推向全网置顶推荐。

社交话题层面,从多个圈层从多个维度对此进行评论与反馈,形成社交话题氛围,推动大众对读书的反思,也促进品牌价值观共识的形成。

这里面有个内在逻辑是,广告不再只是单向输出,而变成双向的互动与沟通。同样是广告,有些看完就看完了,另一些看完让人有表达欲。

梳理一下案例的逻辑就是:将大品牌的整体价值观具象化表达,通过与产品紧密融合的事件化创意传递出来,进入大众舆论形成讨论氛围,在舆论碰撞中塑造品牌价值观共识。

总结一下

最后简单总结,对于超级大品牌,可以有另一种具象化叙事,以具体的场景与事件,表达整体品牌的价值观。

首先是大环境,以前是中心化媒介,现在是碎片化媒介,有很多平台,很多圈层,繁杂的内容。作为商业品牌内容,跟你竞争注意力的并非另一支广告,而是当红UP主们的优质内容。

其次是大品牌,体量与规模足够大,品牌价值观一定更加普世且抽象,这需要更具象化的诠释,以便品牌受众更容易理解。

基于案例启发,梳理出另一种策略框架——具象化事件,广告化表达,大公关传播。

具象化事件是具体的,有画面,有场景,可以驱动行动的事件。

比如大多品牌宣言是用来看的,“问你买书”则是希望你有所行动,甚至能改变观念的。通过更具体的事件,来诠释品牌抽象的价值观,让受众更清晰理解品牌所传递的内容。

将具象事件变成广告创意,输出价值观的同时,也作为进入品牌的入口。

在我的理解中,要更积极的跳出“广告”逻辑,广告是单向的输出与告知,而现在与大众的沟通更需要双向互动,看见内容后要有所互动或行动,品牌与受众形成深度连接与共同记忆。

大公关传播则是进入舆论,在话题讨论与观点碰撞中形成共识。

大曝光仍是需要的,但需要从投放逻辑,切换到传播逻辑,促使双向互动的产生,获得不同圈层与社会角色者的评价反馈。

超级品牌的价值观或许是抽象且普世的,但仍需具象化的诠释与沟通。

以更真实具体的姿态,展示面目清晰的超级品牌。

以上。

本文经授权发布,不代表增长黑客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rowthhk.cn/cgo/market/6621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4-25 10:51
下一篇 2022-04-25

增长黑客Growthhk.cn荐读更多>>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特别提示:登陆使用搜索/分类/最新内容推送等功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