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abubu“丑萌”的设计突破传统审美框架,精准击中年轻人“反套路”“反完美”的心理需求,他们购买的不仅是玩具,更是一种“对抗焦虑”的精神锚点。这种情绪价值甚至催生了二级市场的疯狂:限量款Labubu在二手平台溢价超20倍,背后反映了消费者愿意为稀缺IP所带来的超值“情绪补偿”而支付更高的价格。
要抓住情绪消费时代红利,品牌需构建“情绪触发-体验深化-认同沉淀”的完整闭环。首先,品牌要精心设计情绪触发点,通过视觉、触觉、听觉等多感官刺激,打造消费者的“瞬间共鸣”,让他们在第一时间被吸引。
其次,营造场景化体验,品牌可以通过线下空间、线上互动等方式构建“情绪场景”,将原本单纯的“购买行为”转化为充满情感色彩的“情绪体验”,让消费者沉浸其中。最后,在引发冲动购买后,品牌通过持续的内容输出和用户互动来沉淀长期情感连接,将“短期情绪”转化为“长期认同”,使消费者成为品牌的忠实拥趸。
此外,Labubu爆火也显示了社交货币对提升品牌传播效率和深化品牌影响力的重要性。消费者购买Labubu不仅仅是为了满足自己的喜好,更是为了在社交平台上展示自己的时尚品味和潮流洞察力,吸引他人的关注和点赞,获得社交认同和满足感。
社交媒体已彻底改变品牌与用户的互动方式,品牌信息不再是从中心向四周的“推送式传播”,而是用户自主选择、分享、扩散的“去中心化传播”。若想实现低成本、高效率的传播,品牌必须将自己转化为“社交货币”,并交给消费者去积极踊跃地流通。
要实现这一点,品牌需多管齐下。
一方面,打造独特易传播的品牌形象、塑造鲜明的品牌个性、设计标志性的品牌元素,使品牌在众多竞争对手中脱颖而出,易于被消费者识别和记忆。另一方面,品牌要通过创造有话题性的产品、传播内容和营销活动,激发消费者的兴趣和参与热情,鼓励他们参与社交互动和共同创作。
此外,品牌可以选择合适的KOL合作,借助他们的影响力和粉丝基础,扩大传播范围和提升声量能级,让品牌形象能够借助社交网络深刻地影响目标受众的心智,实现品牌信息的广泛传播和深度渗透。
文化认同需要品牌通过IP叙事与消费者建立深层的文化对话。以Labubu为例,其设计融合了北欧精灵传说和当代青年亚文化中的丧萌、反内卷等精神内核,而消费者购买和展示Labubu表达了对精致利己主义的疏离,对真实情感的珍视以及对不完美但鲜活的生命状态的认同。
这种深层次的文化对话,使消费者从内心深处与品牌达成文化认同,建立起紧密的情感纽带。文化认同能催生品牌的“自传播型社群”。消费者因共同的文化态度和价值观走到一起形成社群,主动在社交平台分享品牌故事、创意玩法,并传递相关的生活理念,吸引更多同好加入,不断壮大社群规模,形成良性循环,为品牌带来低成本、高效率且广泛持久的传播效果,并持续增强消费者对品牌的忠诚度和依赖度。
未来,随着情绪消费时代将全面到来,消费不再只是交易,而是成为一种情感寄托、身份宣言和价值观符号,品牌价值也将被重新定义:从“功能提供者”进化为“情绪共鸣者”“社交连接者”和“文化共创者”,而这也正是新时代的品牌进化之路。
THE END.
扫码关注,更多干货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增长黑客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rowthhk.cn/cgo/1438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