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头条算法推荐没有吸引塔尖的大部分用户?

背景:网易新闻的内容一直走精品高质的路线,虽然也融入自媒体的内容,但量不大且质量也高,本质还是精品路线,个性化痕迹不明显。这条路线没有让网易新闻获得和头条这样大体量的用户量。

个人判断,头条和网易的用户群重合度不会特别高,网易塔尖多一些,头条塔底更多。

我是网易的深度内容用户,类似网易、腾讯、新浪这样的平台内容对我是一样的,都属于高质量的内容,只是角度不同,如果头条算法推荐的是这类内容,我可能会倾向用头条,而不是不同平台切换。

提问:为什么头条千人千面的算法推荐没有吸引塔尖的大部分用户?

cicada:

我对个性化分发算法没有研究,仅从前门户媒体的角度说点看法。

1、对没有点击行为的新用户来说,算法并不知道他的偏好,这时只能取最大公约数——也就是大部分人爱看的内容。我们都知道这部分内容是什么,在第一印象上就无法取悦你提到的高端人群

我记得头条在 2015 年的时候调整过,刻意加大了热门新闻的比重,但后来又放弃了这个方向。因为对新闻敏感的人并没有那么多,主流用户需要的是资讯,资讯,资讯。

同样的观点也能说明为什么快手很难覆盖一线城市的高端用户,打开快手一看,什么玩意儿?他根本没有耐心去点击和调校算法的口味。

2、我刚才看了一下网易新闻,打开默认的 tab 是 “头条” ,分发给我的内容没被点击行为调校过,口味比头条略好,但也没有本质上的差距。题主认为网易精品高质,是否因为你长期使用,算法已经调校好了你的口味?

传统的新闻产品,主打新闻,吸引了大量的新闻类用户。在头条当道的当下,新闻类产品普遍资讯化,迎合大众口味。这时传统的新闻类用户在历史点击行为的算法调校下,依然能保持体验,但他们并没有给新产品调校口味的机会。

3、犬校里有人说,一点资讯的质量很好。我去下了一个,故意不关注任何兴趣领域,看默认分发的内容调性——和头条一模一样!

一模一样!

评价千人千面的产品,只能靠数据分析,个体的观察判断偏差太大。

yisong:

1、对于新用户,目前效果最好的就是找那些与你类似的用户都爱看些什么。即使在这个层面,头条能做到的粒度也很有限,无非就是地理位置和手机型号什么的。(头条如果敢导入通讯录就会好些)

2、如果一个内容生态环境越偏向标题党,一个正常运作的推荐引擎也会越偏向大众化内容而不是个性化内容

3、据我所知头条的神经网络实现不算特别复杂,相对缺乏举一反三的能力,你看了网易它也不太知道给你推其他新闻网站

4、即使在那一小部分塔尖用户那里,推娱乐化内容的数据也比推新闻要好。

到目前为止,我看过推荐内容做得最好的是 Google Now,原因就是上述几个的反面:数据多,技术强,不是短期数据驱动,而是做工具的思路。

kowayx:

嗯,同意以上的说法。这个问题不一定是头条存在的,所以一开始只是放在 chat 频道,因为推断出这个问题的背景不一定真的存在。那我怎么得出这个判断的呢?

一,平时有问身边的朋友用什么软件的习惯,用头条的比例不高。

二,在脉脉看到别人讨论过这个问题,大部分人觉得头条的质量问题不高,这里又有一个判断,脉脉回答这个问题都是互联网人居多,我认为他们是一二线且思考能力强的一群人,属于塔尖的那一部分。

三,我本人几度尝试使用头条,但因为自媒体极其夸张的标题以及存在假新闻,几度放弃。

综合这三个因素,作出这个判断。

以上并不严谨,如果按这个逻辑得出头条需要怎么改的方向,那我可能说出这个判断就会被要求“左转直走领工资吧”。

严谨的做法是观察数据,观察不同维度的用户画像才可能得出一个靠谱的结论。

判断也是产品的一个能力,工作中往往会先从判断出发再看数据进行验证。数据验证这一环节我没法完成,但这个判断我倒是想和大家一起讨论的,思考嘛,本来就是探索的过程。如犬校有头条的同学,还望海涵。

@cicada 网易会偶尔弹出一个页面让我填性别等信息,估计是想完善个性化推荐,我一般不填,其他平台让我选兴趣之类我也从来不填,和你一样,我不想让平台知道我的口味。

@yisong 如果用了第三方登录比如微博,头条是否可以爬微博的内容进行分词权重排行?这样拿到的信息会多很多,如果只是拿 openid 的信息确实很有限。还是微博会反爬?

cicada:

界定这个问题,首先要界定什么是 “塔尖用户” ,也就是我说的高端用户。常规上认为高端用户是一线城市的高消费力用户,但放在阅读这个环境里,到目前还没有统一的定义。当然,我们以己推人,认为自己和身边的朋友就是塔尖用户的代表,这也是不对的。比如我的两个做产品的中年朋友(都是高手),就喜欢刷头条的视频——已经被点击行为调校好了视频风格。

harbuzi:

觉得上面说的都挺对的,不过给大家换个思路,站在内容产出者的角度往外望出去试试。

在当下,由于补贴、吸粉、广告分成(来自点击)等等内容产出者的「收益」都严重与一篇文章/视频的点击数正相关,因此,单篇点击数对内容产出者来说是生死攸关的关键指标(同时也是成就感最大化的虚荣指标)。而在所有这些信息流当中,决定点击数的实际就是「标题+配图」,这就注定了「点击效率最高的标题」成为主流,而这类不断被点击效率训练的标题最终走向就是当下我们看到的头条体乃至 UC 体的标题。

这时候,无论你是什么阶段的头条用户,打开头条在信息流中看到的标题,就是这些效率最高的标题——而这些标题汇集而成的信息流,恰恰给人一种 low 的感受,这就是不喜欢头条的人从第一眼开始就不会喜欢头条的原因,我也是这样的人(但我也不认为这些人就一定「塔尖」,消费能力和文化(bi)水平(ge)并不一定成正比)。

(说点虚的,张一鸣一直说技术中立,这是没错的,但技术中立,没有规则介入的结果,就是这种直击人性的东西会不断被放大——没有规则的原始社会,一切也是很 low 的,然而,人类现实社会的终点显然不是没有规则的原始社会。

头条找到了数字化社会的一个起点,但也只是个起点而已。)

kowayx:

@harbuzi 确实有你说的原因,可能还是很大程度上的原因,所以会有浮夸的标题以及假新闻。再补充一点,实际上,头条以及类似的这些平台,信息流大部分的资讯只要标题就能知道事件的大概了,根本不需要图片,但偏偏,大量的资讯都是选择了【标题+三图】的样式,这可能也是自媒体自己后台设置的,为了抢流量。图片在流里没有很大价值的信息体现,反而增加信息流的过滤压力。个人觉得【标题+小单图】的样式足以,既美观又不过载,几条【标题+小单图】再夹着一条【标题+三图或大图】是可以的,你家的虎扑信息流就是这样。

文:犬校问答


相关文章推荐:

更多精彩,关注:增长黑客(GrowthHK.cn)

增长黑客(Growth Hacker)是依靠技术和数据来达成各种营销目标的新型团队角色。从单线思维者时常忽略的角度和高度,梳理整合产品发展的因素,实现低成本甚至零成本带来的有效增长…

本文经授权发布,不代表增长黑客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rowthhk.cn/cgo/product/941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18-03-27
下一篇 2018-03-27

增长黑客Growthhk.cn荐读更多>>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
特别提示:登陆使用搜索/分类/最新内容推送等功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