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光锥智能
-
搭载量破百万,华为乾崑智驾如何做到?
文|魏琳华 编|王一粟 19世纪20年代之前,汽车还是一项需要700多个小时才能生产的高级技术产品。 短短几年之后,福特用流水装配线技术颠覆了整个汽车工业。在福特创下的“10秒下线…
-
做减法的钉钉,无招胜有招
文|白 鸽 编|王一粟 重返钉钉4个月后,创始人陈航(花名:无招)带来了一个全新的钉钉。 “4个月前,我刚回到钉钉时,就做了一次全面用户走访,收到大量反馈。”无招在2025钉钉十周…
-
机器人爆发、汽车下降,速腾聚创开始讲新故事
文|刘俊宏编|王一粟 2025年智能汽车出货量激增,堪称“智驾安全带”的激光雷达,迎来了自己的iPhone时刻。 8月21日,速腾聚创发布了2025年第二季度及中期业绩报告,激光雷…
-
闯关港交所,万兴科技的AI突围战
文|白 鸽 编|王一粟 2003年,深圳创业潮正酣。 彼时的吴太兵在深圳华强北电脑城中,正式敲定将软件研发作为创业方向。 (万兴科技创始人、董事长吴太兵) 其成立的万兴科技从一开始…
-
昆仑万维UniPic 2.0“小钢炮”模型炸场,一个模型搞定理解+生成+编辑
文|魏琳华 编|王一粟 大模型又迎来新一波的迭代周期。 近日,从Open AI发布GPT-5,到国内的昆仑万维、商汤、百川智能、智谱等都陆续发布了自己的新模型。其中昆仑万维更是一口…
-
百川开源最新医疗大模型,中国力量领跑医疗AI赛道
文|白 鸽 编|王一粟 专注医疗后,百川智能交出第一份答卷!8月11日,百川智能发布第二款开源医疗增强推理大模型Baichuan-M2,其以32B的参数量,在OpenAI的Heal…
-
2025年,具身智能终于来到爆发前夜
文|刘俊宏 编|王一粟 “新老”机器人之间的悲欢并不相通。 当新一代机器人用人形机器人搏击、遛狗的时候,传统机器人公司还在用机械臂搬运货物。一个是人声鼎沸,一个是冷冷清清。 8月9…
-
GPT-5王座难坐稳,OpenAI想靠价格赢过一切
文|魏琳华 编|王一粟 从2023年底OpenAI CEO Sam Altman第一次提到GPT-5,到今天模型的正式发布,时间过去了一年半。 如今,人们仍然熬夜围观OpenAI…
-
AI,中国云厂商的世界门票
文|白 鸽 编|王一粟 中国云厂商在全球云市场的地位正在悄然发生着变化。 历经8个月筹备,4小时54分钟割接,今年6月,印尼最大科技公司GoTo集团将即时出行、配送业务Gojek,…
-
想靠NPU当中国英伟达?云天励飞还需努力
文|刘俊宏 编|王一粟 AI应用的落地,正在推动AI芯片的战场从训练切换至推理。 7月30日,云天励飞发布公告称,公司已向港交所提交了上市申请。若上市成功,云天励飞将继2023年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