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季书涵
“低估了今年市场需求,是我今年犯下的最大错误。”
智能眼镜Rokid创始人祝铭明在近期发出如此感叹。Rokid本以为2025年产品能卖10-15万副,但今年至今已获的20万订单让祝铭明感到既幸福又感到苦恼。
纵观整个智能眼镜产业,无疑正处于产品爆发期。
根据IDC数据,2025上半年,全球智能眼镜市场出货量达406.5万台,同比增长64.2%。天猫双11于10月30日数据显示,智能眼镜成交额同比暴涨25倍,成为3C数码行业增长最快的品类之一。其中Rokid成交增长超7倍,雷鸟同比增长超80%。京东在8月26日发布的智能眼镜半年报也显示,2025年上半年智能眼镜的成交量同比增长超过10倍,入驻品牌数量也增加了3倍。
林林总总算下来,今年市场上共计冒出多达几十款新品也让整个智能眼镜市场的竞争变得空前激烈。
总结新发布的产品看到,自家有显示技术的厂商更倾向于推出AR类产品,软件技术较强的厂商则倾向更进一步打磨眼镜的智能功能。
虽然各家产品都有一定亮点,但智能眼镜产品也呈现出一定的趋同特征。AI助手、AI识物、听歌、拍照都是高度同质化的功能。
硬件层面,同类型智能眼镜的差异已经不大。AI能力层面,科技大厂依靠自家模型和应用入口能力,也能实现不错的眼镜智能。
“我敬畏大公司,前提是它要all in,Rokid仍然是这个行业里在这个领域单位投入密度最大的公司,短期内不会缺弹药,所以不用担心。”
虽然祝铭明表示对科技巨头的竞争并不惧怕。但身处一个竞争白热化的市场中,不够亮眼本身也是一种风险。
身处百镜大战之中,Rokid能扛得住吗?
交付的一年,Rokid更重视消费级赛道了
2025年,是智能眼镜销量和产品双双爆发的一年。
在小米、阿里、百度等科技大厂的入局后,据光锥智能不完全统计,今年新发布的智能眼镜至少有几十款。算下来,平均每个周都有一款新智能眼镜出炉。
在市场密集的产品发布节奏中,作为国内老牌智能眼镜厂商Rokid的应对没有太大变化,主要产品还是去年发布的Rokid Glasses(ER产品)和Rokid AR Lite套装(AR产品,包含眼镜Max和主机Station)。
从整体节奏看,今年是Rokid兑现2024年发布的产品并启动大规模交付的一年。其中,Rokid Glasses是当前Rokid的产品重心。
自2024年产品发布后,Rokid在今年6月24日开始陆续交付(预购用户)Rokid Glasses。彼时,Rokid已获得25万台全球预售订单。9月1日,Rokid Glasses全渠道上市,首销5天突破4万台。在刚刚过去的双11,祝铭明称Rokid Glasses销售额达到5000万元,按照最新的3299元的价格来计算,相当于卖出约1.5万台。合计Rokid Glasses正式上市后至少又取得了5.5万台订单。
在高增的订单压力下,Rokid目前处于产能严重短缺的状态。在近期的采访中,祝铭明表示对市场需求预判严重不足,“最初规划10-15万台产能,结果远远不够,很多订单被迫推迟到明年。”从今年双十一开始,Rokid已要求供应链调整为三班倒生产,预计12月后行业将具备百万台产能级别,“尽量只卖现货、不卖期货”。
换句话说,在产能的压力下,Rokid今年已经不太可能再推出新品。并且,Rokid的产品关注重心也开始显著向Rokid Glasses偏移。对应公司战略最大改变,是Rokid客户群体从原来的“半To B半To C”转向纯消费级娱乐赛道。
在2024年时,为了配合Rokid AR Lite和空间计算概念,Rokid在展示显示效果之余,还展示了大量与行业应用的合作。例如提到针对博物馆和景区导览场景时,祝铭明提到,“例如我们在200多个博物馆和景区的落地项目中,全部都是交给合作伙伴的。”
转到2025年的发布会时,Rokid在今年11月与BOLON合作的Rokid Glasses上,对C端消费场景功能做了更精细的打磨。例如与高德合作提供导航功能;与支付宝合作声纹支付;与京东科技合作推出“看一下搜同款购物”;与QQ音乐合作推出智能眼镜专属音乐体验等功能。
Rokid Glasses丰富的消费级应用生态,背后离不开Rokid自研的Rokid YodaOS系统(系统有两个版本,分别针对AR Lite和Glasses)。
与其他智能眼镜厂商基于安卓系统的简单改造不同,Rokid对智能眼镜系统的最重要的目标就是开放。尤其是在今年9月,Rokid发布了Rokid Glasses SDK之后,开放的AI、交互、传感器等接口,Rokid Glasses拥有了智能眼镜行业内无可比拟的可玩性。例如,有用户将背单词软件“做”进了眼镜,还有的用户把红白机游戏移植了进来。这样的开放性,几乎是智能眼镜厂商中的独一份。
“大公司会背着自己的包袱”。
但正如祝铭明所说,Rokid智能眼镜开放的系统生态,反而是一种“小公司”的优势。
针对市面上的国产大模型,通义千问、DeepSeek、豆包、智谱清言、纳米搜索,Rokid都已经接入,AI大模型可谓是应有尽有。智能眼镜搭载的APP生态,Rokid也不需要顾虑。类似于支付宝、QQ音乐,这些都是中国市场细分领域最好的应用。如今,Rokid在开发者生态方面,已聚集近3万名开发者、近5000家企业。对比去年4月,Rokid开发者数量已经成长了十倍。
在开发者生态的加持下,Rokid正在尝试将更多原本只能通过手机交互的功能,转移到智能眼镜上。作为一家创业公司,今年是Rokid成立的第十二个年头。坐过“冷板凳”,也熬过艰难的启动期,才迎来了行业的春天。
“三五年之后,手机还在,但眼镜是主体。手机将作为通信、计算和存储的终端,而交互更多发生在眼镜上。”祝铭明说。
对于接下来的市场预期,祝铭明给出了具体数字:Rokid明年目标销量100万台,后年200-300万台,大后年突破千万台。“要么我们实现,要么其他品牌实现,但趋势不可逆。”
但结合智能眼镜当前的市场表现看,这样的目标或许还是有些高了。
Rokid来到了十字路口
2025年风光大盛的Rokid,还远没有到“松口气的时刻”。
“百镜大战”的2025年,短时间能上市如此多产品,大家无非都是看到了Meta Ray-Ban的成功。
“如果以全球约26亿近视人群,墨镜年销量约10亿副来看,基础用户规模庞大,未来有望培育成为智能硬件大品类。”有不少券商,以这个逻辑测算市场,保持着相当乐观的预期。
从销售表现看,智能眼镜确实迎来了销量暴涨。根据IDC数据,2025上半年,全球智能眼镜市场出货量达406.5万台,同比增长64.2%。IDC预计到2029年全球智能眼镜市场出货量将突破4000万台,按照2024年作为基准值,CAGR5将达到恐怖的55.6%。
行业增长迅速,但当下号称“三年卖千万”的Rokid市场份额却不算多。根据Counterpoint统计数据显示,Rokid在全球AR眼镜的市场份额并不高,几乎已经快要跟Other“坐一桌”。(Counterpoint统计口径是将AR和光波导类都算AR,Meta不带显示的不算)
而且,Rokid当下还面临其他玩家的“狙击”。例如影目在今年发布的INMO GO3首发3天即创下全渠道预订量破2万的成绩。预定于11月27日发布的夸克AI眼镜,还没发布就已经斩获6000+预售订单。
Rokid兑现销量的难度,一方面的原因来自于整个智能眼镜行业。
根据IDC统计数据显示,智能眼镜真实销量的大头,并非是我们耳熟能详的品牌厂商主推的ER类和AR类产品,而是来自“不那么智能”的“华强北”产品。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或许与智能眼镜行业销售渠道建设不够健全有关。
IDC在2025年上半年的报告中提到,“2025年二季度智能眼镜市场出货渠道中,零售渠道(第三方渠道)出货量占比同比提升4.0%,直营店渠道(官方商城)占比同比提升4.4%”。
这样的数据表现,其实是有些反直觉的。在智能眼镜厂商加强第三方合作的背景中,为什么零售渠道出货量占比仅提升4.0%?
2024年开始,智能眼镜厂商开始大量学习Meta与Ray-Ban的合作经验,选择加强实体眼镜渠道商合作,推动产品进入更多线下门店。对应Rokid除了与BOLON(依视路旗下)联合推出新品外,近一年还进驻博士眼镜等连锁渠道商门店及其他支持线下眼镜店定制镜片的合作。
合作的具体效果,Rokid曾经透露,“Rokid已拥有1007家线下加盟店,其中近40家店由Rokid带来的收入占比超50%”。显然,Rokid第三方合作的力度还是不够。
除此之外,Rokid销售受阻的另一个原因,就是同质化。
从软件生态适配看,当前绝大部分智能眼镜的软件功能基本上都依赖与APP厂商合作。Rokid Glasses今天主打的AR导航、声纹支付、音乐播放功能,本质上都不稀缺。因为科技大厂完全可以在Rokid合作之后,再将功能下放到自家或者其他合作产品上去。
况且,这些与Rokid合作落地的软件功能,其实也有些“欠打磨”。例如在Rokid的声纹支付功能上,用户使用时需要语音呼出AI、扫码、语音确认支付三步。这种操作不仅复杂,而且在公共场合发出声音,对于i人来说,简直是“社死瞬间”。
换句话说,Rokid如果不想变得产品同质化,就要在技术上显著领先行业。
但这其实也相当困难。毕竟,智能眼镜的软件和硬件自研的壁垒实在是太高了。Meta能成为智能眼镜“第一人”,是因为Meta自己真的有全栈AI大模型的能力。雷鸟能稳坐AR类眼镜市场份额头部,是因为背后的TCL有全球领先的Micro LED产线。Rokid拥有的智能眼镜系统“自主权”,能体现的差异化终究还是太少。
站在行业销量爆发的十字路口,立下三年销售千万台目标的Rokid似乎别无选择。在真正解决自己和智能眼镜的问题之前,Rokid或许很难接近自己的“iPhone时刻”。
结语
每当研究一款新的智能终端时,思考这款产品的上限,我常想起乔布斯曾经面临的尴尬。
2004年的夏天,乔布斯希望将iPod和音乐商店整合到摩托罗拉的手机上,进而扩大苹果在音乐版权领域的优势。时任摩托罗拉CEO的埃德·赞德对这项合作表示浓厚的兴趣之余,还说了一句话让乔布斯深思良久——
“When you’re leaving your house, you make sure you have three things. Your keys, your wallet and your cell phone. Your iPod isn’t on that list.”(当你离开家外出时,你需要确定自己带上了三样东西:钥匙、钱包还有你的手机。你的iPod不在这个清单中。)
距离成为“出门必备”,Rokid还有太远的路要走。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增长黑客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rowthhk.cn/cgo/model/148086.html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