萝卜快跑,给百度起了一张全球网

AI影响力,已扩散到全球

百度旗下的萝卜快跑,正在出海的道路上加速狂奔。

9月24日,萝卜快跑携带迪拜首张自动驾驶测试牌照,亮相世界自动驾驶交通大会,这是萝卜快跑在海外全面加速落地的标志性信号。另据彭博社报道,萝卜快跑正计划进军澳大利亚和东南亚市场。

就在同一天,美国《财富》杂志公布了2025年“改变世界的公司”榜单,百度继2019年之后再度上榜。百度此次入选,正是得益于萝卜快跑在自动驾驶领域的影响力与安全性。可以说,萝卜快跑正在改变人类的出行文明。

《财富》官网还介绍,“百度正大举进军人工智能领域,作为其下⼀步增长动力,百度的萝卜快跑已与Uber和Lyft展开合作,计划将其Robotaxi推⼴⾄全球市场。”

萝卜快跑,给百度起了一张全球网

卓越企业都有一个共性,就是在利润之上还有更高追求。对于这样的企业来说,赚钱只是“副产品”,而非核心目标。当它们为社会和他人创造价值时,利润往往也随之而来。

这一理念,也是《财富》杂志设立“改变世界的公司”榜单的初衷。该榜单成立11年,重点考量可衡量的社会影响、商业成果、创新程度等因素,每年从大约250家候选公司中,遴选出50余家上榜企业。

AI改变着物理世界,也在改变百度自己。今年以来,AI已全面驱动百度的技术、业务和财务增长。这一点被资本市场敏锐洞察到了——9月24日,百度美股拉升近10%,近期百度港股股价也创下了两年来的新高,月内累计涨幅超过50%。

百度长期布局AI,如今终于迎来回报。《财富》榜单的认可、资本市场的看好,都预示着AI驱动下的百度,正加速进入新一轮上升通道。

萝卜快跑,如何“改变世界”?

目前,萝卜快跑的足迹遍布全球16座城市,累计提供超1400万次无人驾驶出行服务,已完成2亿公里的真实道路运营,没有发生过一起重大事故。在运营城市数量和行驶里程上,萝卜快跑已经超过了Waymo和Cruise等布局多年的国际巨头。

得益于中国制造的供应链支持,萝卜快跑在成本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例如,萝卜快跑第六代无人车的单车成本已降至20万元出头。另一方面,高速发展的国内互联网,还为之带来了更成熟、严谨、高效的运营能力。据多家调研机构测算,萝卜快跑在国内单公里运营成本约为0.8元,这几项成本都远低于海外Robotaxi玩家。

技术、制造、运营等多重助力下,萝卜快跑并不满足于国内市场,而是将目光放到了全球。7月,迪拜道路和交通管理局为萝卜快跑颁发了首批50个自动驾驶测试牌照。根据今年3月签署的战略合作协议,萝卜快跑将在迪拜率先部署超过1000台全无人驾驶汽车。

9月24日的迪拜世界自动驾驶交通大会上,萝卜快跑带着001号车牌亮相展台,而由萝卜快跑第六代无人车组成的车队,则是大会的唯⼀试乘车队,为全球嘉宾提供无人驾驶出行服务。

萝卜快跑,给百度起了一张全球网

再次获评《财富》2025“改变世界”企业,实际上是评选机构看到了百度在智能出行领域的持续创新与全球影响力。如同前文所说,安全性和创新力只是“标配”,更重要的一点是,透过自动驾驶,能够看到一家企业还有“利润之上”的社会责任追求。

百度通过全球化布局Robotaxi,在补充公共交通体系、提升道路安全、满足视障等特定人群需求这三个方面,开展了有效的探索,并在多个市场中得到了验证。

具体来说,萝卜快跑为用户提供了传统公共交通之外的新选择,进而缓解交通拥堵。例如与Lyft合作,萝卜快跑即将在德国和英国部署车辆,在未来几年扩展至数千辆规模,进一步丰富这些地区的出行方式。

据悉,在硬件配置、软件算法、安全策略、真实数据等方面的优势积累下,萝卜快跑在复杂场景下的安全性,达到了人类司机的14倍。在迪拜的高温沙漠环境或是武汉的拥挤街道等复杂路况中,萝卜快跑能为乘客提供更好的安全保障。

在满足特定人群的需求方面,目前萝卜快跑平台已推出“关怀模式”,希望进一步服务“视障人士”等特殊人群。这表明百度正在不断拓宽服务人群的边界,以实现真正的“科技平权”。

另一方面,无论是老龄化加剧的国内市场,还是人力成本高企的海外发达国家,无人驾驶都是大势所趋,科技的力量开始重塑出行方式——在L4规模化爆发的前夜,“小步快跑”的百度,其“先手”优势正得到进一步巩固。

AI战略,进入“收获期”

自2017年全面转型AI以来,百度AI全栈自研、全栈布局的战略开始收到回报,萝卜快跑只是一个缩影,其他诸如大模型、数字人、智能云等领域也开始全面开花。

技术方面,百度自研的昆仑芯AI芯片规模化开始加速,预计2025年整体订单将达到13万片左右;文心大模型持续迭代,并通过智能云对外输出MaaS。技术的全栈化直接带来了应用场景的多元化,目前AI已覆盖到百度的搜索、智能助手、数字人直播、内容创作、企业级解决方案等多个领域。

应用侧多点开花,来自更多物理世界的真实反馈,为模型能力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动能。文心大模型4.5版本日均调用量已超15亿次,部分开源模型登顶HuggingFace等国际榜单。智能云收入同比增长约30%,根据IDC报告,百度智能云已连续六年排名中国AI工有云市场第一。

今年二季度财报显示,以智能驾驶、百度云为主的AI新业务收入首次突破100亿元,同比增长34%,占总营收比重提升至30.6%。数字人相关业务收入环比增长55%,达到约5亿元。

此次入选《财富》榜单,也侧面印证了百度的AI出海战略步入快车道。

萝卜快跑,给百度起了一张全球网

9月22日,百度网盘海外版在移动端全面开放海外手机号注册,针对海外华人、留学生等用户,百度网盘也升级了AI功能——这是百度产品全球化拓展的重要一步,通过提供云存储服务,百度在全球用户中的影响力将进一步提升。

智能云业务的国际化布局同样在加速。

香港是出海的跳板,不久前,百度智能云与香港大学达成深度合作,以“AI教育+技术实践”的双轮驱动,共同推动AI技术出海。同时,百度智能云还与香港千帆科技合作共建培训基地,助力香港培养AI人才,加速发展新质生产力。

AI出海的加速,是一次技术和品牌的“升维”。对于百度来说,可以有效拓展市场,提升品牌的国际影响力,并促进技术创新与迭代;对于行业来说,有助于AI技术发展与普及,而像萝卜快跑这样率先落地的应用,也有机会参与到相关国际标准的制定中,为中国技术争取更多主导权。

AI长期主义,价值正在显现

资本市场的表现,向来是一家企业发展的“晴雨表”。

近期市场对百度全面看好,其底层逻辑其实是市场意识到,百度已经历了一次完整的“技术成果-商业变现-资本认可”正向循环。

萝卜快跑,给百度起了一张全球网

今年第三季度以来,百度在股价表现上开始狂飙突进,美股和港股股价相较年内低点接近翻番。

而包括花旗、高盛、杰富瑞在内的十余家机构,也集体看涨百度。

其中,Arete Research分析师将百度评级上调⾄“买入”,称百度芯片业务潜力巨大;华泰证券更上调百度目标价至243.1美金和236港元,较当前股价还有超过80%的上升空间。

在港股市场,百度被纳入了恒生企业可持续发展指数系列成分股,ESG评级上调至AA。有市场人士表示,随着AI技术深入应用,百度AI业务有望成为估值重估关键。

“买股票,就是买公司”,如巴菲特的核心理念一样,资本市场对于百度的看好,亦是百度自身定位的转变。市场对这家技术巨头的认知,正从搜索引擎霸主,转变为中国AI科技的领路者。

从某种角度上讲,AI从内部重构了百度的产品、组织、文化、生态,而随着自动驾驶、AI、大模型对物理世界的改变,持续产生商业与社会价值,百度的估值也在资本市场中,也会被不断抬高。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增长黑客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rowthhk.cn/cgo/product/144321.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7小时前
下一篇 4小时前

增长黑客Growthhk.cn荐读更多>>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