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度目标下调,更换CEO,深蓝汽车缺的不仅仅是手机式营销

深蓝汽车的担子不轻

年度目标下调,更换CEO,深蓝汽车缺的不仅仅是手机式营销

作者丨青风

编辑丨六子


长安旗下新能源品牌深蓝汽车最近的几个动作颇受行业关注。9月8日,在其秋季新品全球发布会上,深蓝汽车新任CEO姜海荣首次亮相,他此前的身份是荣耀CMO。深蓝汽车前任CEO邓承浩则于今年2月升任董事长。

在这次发布会上,深蓝汽车还宣布,2025年的年度交付目标从50万下调至36万,下调幅度为28%。这是今年以来为数不多、甚至是唯一主动下调目标的新势力品牌。今年1-8月,深蓝累计销量为19.86万辆,8个月只完成了此前年度目标的不到40%。

外界无从得知,交付量未达预期与更换CEO是否有直接联系,但担负新央企长安新能源与智能化转型重任的深蓝汽车,无疑正面临巨大挑战。来自手机界、谙熟营销的姜海荣是否准确诊断出了深蓝的问题?他又能否补齐短板,帮助深蓝在竞争更趋激烈的新能源市场中重新站稳脚跟?

01
「交付量未达预期」

今年新能源汽车市场整体保持高位增长,且向头部集中的趋势愈加明显。

根据中汽数研统计,今年1-8月,零跑汽车累计销量32.89万辆,位居新势力品牌第一,同比增长达136.4%;鸿蒙智行累计销量29.14万辆,位居第二;小鹏汽车累计销量27.16万辆,位居第三,同比增幅高达251.8%。

年度目标下调,更换CEO,深蓝汽车缺的不仅仅是手机式营销

*图源互联网

深蓝汽车8月份销量2.82万辆,位居第八,同比增长40%,1-8月累计销量19.86万辆,同比增长64.6%。虽然深蓝保持了增长,但稳健有余,劲头不足。

即使在母公司长安汽车体系内,深蓝的这份成绩也并不亮眼,甚至略显逊色。长安启源8月销量3.73万辆,同比增长98%;阿维塔8月销量1.1万辆,同比增长185%。可以看到,起步最晚的长安启源,最新销量已大幅超过深蓝;而平均售价更高的阿维达,其8月同比增幅更是达到了深蓝的4倍还多。

若按照此前50万辆的年度交付目标,今年最后4个月深蓝还需要交付超过30万辆,意味着月均销量要从2.5万辆飙升至7.5万辆,翻两倍不止,达成目标显然已不现实。将目标下调至36万辆,后面4个月的月均销售即为4万辆,深蓝有可能摸得到,但仍有不小的挑战。

目前,深蓝的产品矩阵中有家庭大六座SUV S09、中型SUV 蓝S07、紧凑型 SUV S05、轿跑 L06、中型轿车 L07和 SL03,以及硬派SUV G318等,主攻10万-25万元主流市场。其中,深蓝S07和 S05是其销量担当,8月销量分别为7806辆和6036辆。

在深蓝所处的主流价格带市场,竞品密集,既有比亚迪、吉利等大体量选手,也有零跑、小鹏等新锐势力,他们都有各自的“明星”产品。

且不说比亚迪秦、汉、元、宋及吉利星愿等超级单品,月销量都是几万起;与深蓝直接对标的零跑C10、B01和小鹏M03等车型,月销量也都持续过万。而反观深蓝,虽然产品线很丰富,但一直缺乏真正意义上的爆款。

“任何一个行业,消费者只能记住6~7个品牌。”姜海荣在发布会上对媒体表示。手机行业的头部格局已经成型,2025年Q2数据显示,前六大手机厂商占比96%。新能源赛道进入淘汰赛,走向类似终局,也已成为行业共识。

显然,深蓝距离头部仍有较大的鸿沟,也未能体现出强劲的势头,尚未达到长安的殷切期待。

02
「缺的不止是营销」

“深蓝面临‘有好产品讲不出好故事’‘产品力与传播效能不匹配’的短板。”邓承浩曾对外坦言。业界分析,此次姜海荣的加盟或是为了解决品牌营销的问题。

姜海荣的履历确实非常契合深蓝这一需求。自2014年转入当时的华为荣耀体系,姜海荣先后担任产品营销部部长、海外营销部部长等职务。在2021年荣耀从华为独立后,他出任中国区CMO,负责荣耀在中国市场的品牌建设、产品营销与市场推广,直至2025年1月离任。在荣耀期间,姜海荣也策划了诸如“现场摔10部手机”等诸多营销案例。

年度目标下调,更换CEO,深蓝汽车缺的不仅仅是手机式营销

*图源深蓝汽车 左为深蓝汽车董事长邓成浩 右为深蓝汽车CEO姜海荣

但是,加强营销和流量推广有一个必要的前提——好口碑。深蓝目前尚不具备。

“不爱护老用户,背刺老用户,做不到言传身教,哪来的销量!买一个吐槽一个,都劝身边的人别买。”“无视老车主,买了就成绝版,企业一点温度没有,能卖好那是做梦。”社交媒体上有很多类似的评论。

消费者的吐槽最近主要集中在“加量不加价”的深蓝S09改款车型上。

9月8日,深蓝S09推出了改款及新车型,增加了不少配置。以后驱Max版为例,新增了15.6英寸2.5 k副驾娱乐屏、后排21.4英寸3K家庭娱乐屏、主驾升级为10向调节、副驾升级为6向调节、前排座椅通风加热和凸点式按摩、二排小桌板、20扬声器和50瓦无线快充功能。增配项可谓“量大管饱”,但售价保持不变,仍为23.99万元。

在极致内卷的行业环境下,消费者对车企“加量不加价”“背刺老车主”的行为,其实已经有了一定的免疫能力。但让深蓝S09车主尤其不能忍的是,深蓝S09上市仅有3个来月,就遭遇了如此深狠的“背刺”。初版深蓝S09是在今年5月才上市的,如今已成绝版的“老”车型。

“有几个新车上市三个月改款的?有哪个电子产品上市三个月改款的?”有消费者质疑道。

深蓝此前曾推出“一年保价”政策,价格确实保住了,但“加量不加价”相当于变相降价,对老车主的车辆保值和二手流通都是极大的打击。

这并非深蓝今年首次面临的用户大规模吐槽。5月份,深蓝车主突然发现,启动车辆时中控屏幕会弹出一个5秒的广告弹窗,内容是深蓝S09的购车券。因涉及行车安全,该车机广告事件同样引发了众多车主的反感。邓承浩为此连夜发微博道歉。

从上述案例可以看出,深蓝从内核上并没有建立起“用户为本”的发展理念。姜海荣着手解决营销和流量问题之前,首要需树立起深蓝的好口碑,因为这对销量的影响越来越大。

03
「“面目模糊”」

“背刺”老车主、广告门事件,只是问题的表征,深蓝更深层次的难题是“面目模糊”,缺乏鲜明的品牌标签和用户认知。

比亚迪成功打造了刀片电池、DM-i混动技术、天神之眼等品牌标签,鸿蒙智行系依托华为的智能驾驶和智能座舱,小鹏主打科技感,零跑则极力塑造全栈自研+贴成本定价的用户心智……正因为这些鲜明特色,上述品牌俘获了大量拥趸。而深蓝并未清晰传递出自己的特色优势。

在最近的秋季新品发布会上,深蓝汽车提出了“左手深蓝超级增程,右手华为乾崑智能”的战略理念。但是,深蓝的增程技术品牌未能比理想、鸿蒙智行、零跑打得更响,而与华为智能的绑定更显尴尬。

年度目标下调,更换CEO,深蓝汽车缺的不仅仅是手机式营销

*图源深蓝汽车发布会

华为智能自带网红体质,但搭乘其流量顺风车的品牌已然太多。绑定最紧密的自然是鸿蒙系,目前已经有问界、智界、享界、尊界、尚界五大品牌。除此五界之外,阿维塔与华为的捆绑紧密度,也比深蓝高得多。阿维塔本就是长安、华为与宁德时代联手打造,目前还是华为子公司——“引望”的第二大股东。

而且,上述几个品牌的均价较高,定位中高端,与华为的品牌定位更相符,深蓝的众多车型主要集中于中低端,与华为技术品牌的目标用户存在错位。

不管是增程技术,还是华为智能,深蓝仍然没有找到属于自己独一无二的行业定位。

事实上,深蓝的母公司长安汽车拥有极其深厚的底蕴,打造出了CS75系列这一现象级的长红爆款产品,十年累计销量超270万辆,常年位居燃油车SUV榜单前列。在产品定义、用户体验、品牌维护等方面,深蓝没能继承、挖掘母公司的宝贵财富。

深蓝意识到了这个战略定位问题。新任CEO姜海荣表示,深蓝必须从“产品思维”转向“用户思维”,不应追求面面俱到的“水桶机”,而应聚焦“真正用户可以感知的长板”。

据《财经汽车》报道,未来,姜海荣将在品牌建设、销量提升与全球化拓展三大战场发力:建立清晰的品牌差异点、打造可持续热销过万的车型序列、将其在荣耀的海外经验复用于深蓝体系化出海。

而这个工作任务显然超出了单纯的市场营销,还深入到了发展战略、产品设计、海外推广等核心环节。作为董事长,邓承浩的角色或难免微妙。

在公司内部、外部,姜海荣与邓承浩接下来的职责分工成为关注焦点。《财经汽车》报道,两人考虑了两种合作方案:一是邓承浩聚焦未来产品规划、下一代技术与全球化,姜海荣负责当前经营;二是邓承浩主抓产品与技术,姜海荣主导市场营销。不过,两种方案仍在推进中,未形成最终定论。

销量未达预期,已随着邓承浩从CEO转任董事长成为过往。面向未来,姜海荣接下了沉重的担子,带着深蓝的战略聚焦、爆款梦想和长安的期许。而他的成功与否,不仅关乎从手机到汽车的个人跨界转型,更决定着深蓝能否在愈加内卷的新能源市场中杀出重围。


– END –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增长黑客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rowthhk.cn/cgo/model/14355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31分钟前
下一篇 2018-07-11 10:40

增长黑客Growthhk.cn荐读更多>>

发表回复

登录后才能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