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纪德
编辑/子夜
长达8天的国庆中秋长假收官,国人的出游热情和消费意愿,都比预期的要高。
从文旅部公布的数据来看,今年假期全国出游人次达8.26亿人次,相比2024年国庆节假日7天增加约1.23亿,增幅约16.1%;旅游总花费也增加了1081亿元左右,同比增长约15.4%。
8.26亿人次出游、8090亿元的总消费,描绘出一个稳健增长的大盘。

每年的黄金周,对在线旅游平台来说,都是一场关键战役。各家都想在这个节点多抢用户、多拿订单,再把成功经验复制到全年。这不仅是流量的比拼,更是综合实力的较量。
不过,平台们也要面对不少挑战,比如旅游供需结构的变化,还有时不时冒出来的极端天气。
所以尽管今年市场整体还在增长,内部格局却在悄悄变化。
一个明显的迹象是:多数平台延续了近年惯例,节后公布的业绩中鲜有大盘数据。
而此前一度不被看好的飞猪,却出人意料“秀了把肌肉”——其公布的数据显示,假期履约GMV同比增长48%,服务人次增长30%。这个增速几乎是大盘的2-3倍。
在OTA这样一个充分竞争的存量市场中,每一次行业增长的机会,都像一次“蛋糕再分配”——流量、用户心智、订单,都会在平台间流动。
而这次,飞猪之所以能实现远超行业均值的增长,背后有一个关键因素:6月底,它进入了阿里中国电商事业群,成为大消费平台版图的关键一员。
“打虎亲兄弟”,这个十一,飞猪和淘宝的联动,初露锋芒。
1、国庆黄金周,飞猪GMV为何能涨48%?
飞猪此次的业绩大涨并非偶然。
一方面,外部环境确实给力。
假期时长的增加,刺激了人们的出游意愿。更多人选择走出家门,尤其“请3休12”等拼假策略的流行,进一步释放了长线游、串游等深度旅行需求,为整个旅游市场营造了有利氛围。
但更关键的是飞猪内部的变化——它在淘宝里的存在感越来越强了。
淘宝的开屏广告变了,首页多了飞猪的一级流量入口,与闪购、国补并列。它还接入了“淘宝闪购”。这些改动叠加在一起,让飞猪在淘宝里几乎随处可见。
这次假期,社交媒体上就有不少人分享怎么在“淘宝闪购”里淘到特价好房。
下单的整个过程也非常顺滑:从淘宝首页点进飞猪入口,订机票、酒店、门票都不用跳转其他App。

图源淘宝APP
淘宝订单页也多了“旅行”按钮,飞猪的订单点击一下就能查看。
这种“丝滑”的体验,大大降低了用户的使用门槛。
来自电商与即时零售场景的流量,持续汇入飞猪的消费场域。
有人可能会问:资源多了,路径短了,用户就一定会下单吗?
单从结果来看,是的。飞猪公布的数据显示,这个十一,通过淘宝预订飞猪的国庆长假旅行服务订单量较去年增长达74%。
成交背后,是价格、体验、信任感的综合作用。
还有一个点容易忽略——飞猪和淘宝的客群交叉。
淘宝APP的4亿+DAU、5000多万88VIP,即便对于整个电商行业来说也算富矿了,对于飞猪来讲那更是挖一角就够吃饱的状态。
飞猪正在把淘宝那批高价值会员——88VIP、淘宝大会员,直接变成了自己的会员。
在88VIP直通飞猪F3会员的基础上,8月初刚上线的淘宝大会员,也是与飞猪打通权益,最高可直通飞猪F5会员。

图源淘宝APP
飞猪数据显示,这个十一,88VIP用户为酒店带来的订单量增长了120%,且人均消费保持上扬态势。
这一打通之所以能有效带动订单,源于两大基础:
其一,双方用户高度重叠,25-35岁的年轻消费者不仅是淘宝会员体系的核心人群,也是旅游消费的中坚力量。
其二,88VIP与淘宝大会员是中国线上消费意愿最强、也最习惯跨平台享受权益的一批人。
比如88VIP本身就包含网易云音乐、优酷、饿了么等多平台权益。对这群用户来说,把消费延伸到旅游,是再自然不过的事。
你可以把飞猪想象成OTA版的“山姆会员店”——会员本身就是一道护城河。它通过会员体系绑定了大量酒店集团的直销渠道,同时用积分和权益留住用户。
对88VIP用户来说,不用重新注册、积累等级,就能直接享受飞猪会员待遇,无疑是个实实在在的福利。
从实际体验来看,飞猪的会员权益含金量不低。
价格上,最近几个月飞猪持续为88VIP招商,通过为这批规模消费群体提供专属优惠和权益,来加大杠杆撬动交易。
比如预订上海某全季酒店,88VIP领券后,一晚原价392元的房,实付只要169元,一笔订单最高能省300元。
另外,7月飞猪在“淘宝闪购”里上线的“特价酒店”,筛选出来的也都是低价优质的中小酒店。长假期间,它还联合万豪、希尔顿、雅高等大牌酒店推出“日历房积分闪促”这样的促销。

图源淘宝APP
更大的价值还在权益和体验上。飞猪会员一直以最具含金量的OTA会员著称,其可以直通旅行大牌高卡(金卡白金卡以上等级)最被认可。
拿淘宝黑钻来举例,一位淘宝黑钻会员在与飞猪F5打通后,就可以直接获得31个旅行和生活方式头部品牌的金卡及以上权益,包括万豪金卡及白金体验、希尔顿金卡、雅高白金卡、松赞莲会员等。此外还有机场贵宾厅、专车接送机、机场快速安检、免费早餐等权益,高频出行的话一年省下大几千是有的。
价格能打、权益丰富,用户的浏览行为当然容易转化成真实订单。
最能说明问题的是“间夜量”数据——在黄金周这种需求旺盛的时期,“客人选不选你”,直接反映在间夜量上。
飞猪在假期期间的全球酒店间夜量同比增长78%,全国超过100个城市的酒店间夜量实现翻倍。
更难得的是,在行业普遍靠“放量”抢市场的时候,飞猪的酒店平均房价(ADR)还在涨,同时,假期出行客单价提升了14.6%。
这说明,飞猪不仅接住了流量,更接住了“高消费力”的客群。
和淘宝联动之后,飞猪收获的不仅是流量,更是带着强烈消费意愿和强支付能力的“优质流量”。这才是它这次真正吃到红利的关键。
2、加入电商事业群,为飞猪打开新的想象力
这次假期的第一天,恰是飞猪正式加入阿里巴巴中国电商事业群的第100天。
8天假期的业绩爆发,像是一次成功的“压力测试”。
今年6月,阿里巴巴集团CEO吴泳铭通过一封全员邮件宣布重大调整:饿了么和飞猪正式并入阿里中国电商事业群。
这意味着,飞猪变成了阿里大消费版图中的关键一员,其生态定位也随之刷新。
要知道,几年前的飞猪很多人并不看好。彼时飞猪做了一个比较重要的战略更新——从原来纯撮合交易的平台转向重服务、重履约的平台。从那时起,飞猪开始显著加快推进供应链的直连直签,尤其是酒店板块。服务团队和技术团队也随之补充。

供应链优势、全周期的用户履约能力,这些都是飞猪早年脱胎于淘宝的电商逻辑中,本不具备或者本无优势的能力。经过最近两到三年泥腿子的功夫,从慢慢补齐到甚至具备了一点领先,比如上面所说的酒店价格。
在这样的基础上,当淘宝、高德的巨大流量和客群到来后,飞猪接得住的结果才会成立。试想,如果飞猪上的机票、酒店大多比其他OTA高了几十块,即使再多的流量灌入,能转化吗?
当基建搭好了,高速公路的车流到来时,大山里的矿藏才能流动出去。
我们可以这样理解:淘天的购物心智深入人心,除了传统的买服饰、买日用品,如今饿了么和淘宝闪购的起势,让即时零售的供需匹配也走上新台阶,而飞猪,则补上了“地面资源”这一块——它把酒店、机票、门票这些实实在在的旅行服务接进来,共同搭起一个从买到玩、从近到远的完整消费闭环。
在这一体系中,电商与即时零售属于高频交易,而旅游则天然是低频消费,面临增长天花板的挑战。
飞猪要想突破,最好的方式就是用高频业务给它带流量。
过去数月,从入口的统一,到会员体系的深度打通,飞猪一步步铺就了通往黄金周爆发的路径。
结果证明,当流量洪峰对应上了出行需求洪峰,高频带低频的策略就是有效的。飞猪稳稳接住了来自淘宝的巨量用户,并成功把他们变成真实的订单,证明了自己完全有能力“消化”生态输送的流量。

而飞猪未来的想象空间,远不止于此。
它与淘宝、饿了么之间,正酝酿着一场更深层次的“齿轮咬合”——以酒旅场景为支点,激发用户在电商与即时零售领域的延伸需求。
一方面,是激活“旅途中的即时消费”。
一个人决定去旅行,从动念那一刻起,就开启了一条长长的消费链:
出发前,在饿了么买一次性用品;在飞猪订机票酒店。
旅途中,用飞猪买景点门票,用高德打车,甚至在路上点个外卖、临时买药……
这种跨业务的联动,创造出全新的消费场景——让旅游从单一的“订张票、住晚房”,升级成立体化的“出行生活方式”。
另一方面,和传统OTA平台相比,飞猪还有一个独特优势:它扎根在阿里生态里,能基于丰富的消费数据,去做更精准的推荐和更长线的用户运营。
阿里成熟的电商营销生态,也为旅游产品的推广提供了更大舞台。
眼下,旅游商家已紧锣密鼓地投入双11备战。飞猪于10月4日提前启动大促预热,万豪、希尔顿等酒店品牌的“神券”率先上线,也预示着下一场战役的开启。
回过头看,飞猪在这个假期的爆发,是一个标志性节点。加入阿里大消费生态,对飞猪来说只是一个充满想象力的开始,它所带来的能量,还远未完全释放。
飞猪是否借着这片沃土,继续打赢一场又一场硬仗,市场正在密切关注。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增长黑客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rowthhk.cn/cgo/market/1450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