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来源 | 伯虎财经(bohuFN)
作者 | 林恩
10月9日,被称为“A股能量饮料第一股”的东鹏饮料,再次向港交所提交上市申请书,继续冲刺能量饮料行业首家“A+H”上市企业。
早在今年4月,其就向港交所递交过上市申请,后该招股书于10月3日失效。有市场人士认为,港股IPO申请失效在技术上属常见现象。但东鹏饮料在首次招股书失效后仅6天便火速二次递表,足见其对赴港上市的信心。
01 高增长与硬底盘
东鹏饮料是一家深圳老字号饮料生产企业,也是中国首批饮料企业,在2003年通过员工集资持股的方式完成了国企转民企的改制后,公司进入了发展的快车道。
2009年,东鹏饮料推出大单品“东鹏特饮”,正式切入能量饮料赛道。
当时,为了避免与红牛正面竞争,东鹏饮料在包装上采用了有别于红牛罐装的PET瓶装,且售价仅为3.5元/瓶,相较于红牛6元/瓶极具性价比,新产品吸引了大量司机、蓝领工人等消费群体。
之后,为进一步差异化,东鹏饮料于2017年推出250ml金砖、250ml金罐和500ml金瓶三款产品。其中,500ml金瓶不仅填补了市场上大容量饮料的空缺,也将性价比优势发挥至极致。
与红牛相比,东鹏特饮在容量加倍的情况下价格仍便宜1元,这为东鹏特饮吸引了许多对价格敏感的消费群体,如货车司机、快递员、外卖员。
这些年,东鹏饮料的业绩在加速增长。
2025年上半年,东鹏饮料实现营业收入107.37亿元,同比增长36.37%,实现归母净利润23.75亿元,同比增长37.22%。东鹏饮料已经连续5年在上半年实现营收与净利润同比两位数增长。
招股书披露的数据显示,2022年至2024年,东鹏饮料营业收入分别为85.05亿元、112.63亿元、158.39亿元,同比增长21.89%、32.42%、40.63%;归母净利润分别为14.41亿元、20.4亿元、33.27亿元,同比增长20.75%、41.60%、63.09%。
东鹏饮料的快速发展,也进一步巩固了企业在行业的地位。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报告,按销量计,东鹏饮料在中国功能饮料市场自2021年起连续4年排名第一,市场份额从2021年的15%增长到2024年的26.3%。按零售额计,其是2024年第二大功能饮料公司,市场份额为23%。
经销模式上,东鹏饮料已建立起覆盖全国的立体化销售网络,截至2025年6月30日,覆盖全国超过420万家终端销售网点,实现中国近100%地级市覆盖。同时,通过7000人的销售团队为渠道合作伙伴提供全方位支持。
生产方面,截至2025年6月30日,东鹏饮料主要经营九个生产基地,包括增城基地、东莞基地、华南基地、安徽基地、南宁基地、重庆基地、海丰基地、浙江基地及长沙基地。招股书中提到,这些基地有效扩大企业的地理市场覆盖范围,降低物流和运输费用,确保全国市场渠道的及时交货和高效配送。
02 短板与突围
加速发展的背后,东鹏饮料的短板也愈加明显。
2022至2024年,东鹏特饮单品收入占比分别为96.6%、91.9%、84.0%,2025年上半年仍达77.9%。
虽然东鹏饮料推出“1+6多品类战略”——“1”是核心产品东鹏特饮,“6”是电解质饮料、咖啡饮料、无糖茶、预调鸡尾酒、椰汁和大包装饮料六大新品类,但这些新品类尚未跑出新的增长曲线。
2023年1月,东鹏饮料推出“东鹏补水啦”电解质饮料。截至2024年末,东鹏饮料电解质饮料收入达14.95亿元,占比达9.45%。
2024年,东鹏饮料在产品端多点开花。其无糖茶饮料品牌“上茶”、咖啡饮料品牌“东鹏大咖”均上线新口味产品。椰汁品牌“海岛椰”也积极拓展版图,向餐饮渠道发力扩张。与此同时,东鹏饮料还全新推出“果之茶”品牌,并以1L装的果茶产品进军市场。
针对第二增长曲线打造的问题,东鹏饮料称,随着产品迭代的持续推进与品类矩阵的不断延展,公司已摸索出适配自身的新品开发节奏。未来,公司将依托覆盖全国的立体化渠道网络与高效供应链体系,在电解质水、茶类饮料等生命周期长、市场潜力大的软饮细分赛道快速扎根。其中,对于东鹏补水啦这一爆发力强劲的新品,未来将持续依托产品组合优化、成本控制和渠道精耕,来提升整体盈利能力。
这次IPO,或成为东鹏饮料一次突围机会。东鹏饮料回应,本次赴港上市是为了进一步增强公司的资本实力和综合竞争力、提升公司的国际化品牌形象、满足公司的国际业务发展需要及深入推进全球化战略。
招股书也提到,东鹏饮料此次募资的用途为于完善产能布局和推进供应链升级;加强品牌建设和消费者互动,持续增强品牌影响力;持续推进全国化战略,拓展、深耕和精细化运营渠道网络;拓展海外市场业务,探索潜在投资及并购机会;加强各个业务环节的数字化建设;增强产品开发能力,持续实现产品品类拓展;及用于营运资金及一般企业用途。
在这之前,东鹏饮料已经将目光转向海外市场。截至2024年末,东鹏饮料已出口至越南、马来西亚、美国等25个国家和地区,并在印尼、越南设立子公司。
与此同时,仍在持续增长的功能饮料盘子,也是东鹏饮料接下来实现扩张的重要支撑。
招股书提到,当下中国软饮行业规模庞大。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2024年中国软饮行业零售额达1.3万亿元,是全球第二大的软饮消费市场。
其中,功能饮料成为增长最快的板块,2019年至2024年市场规模的年复合增长率达8.3%,高于同期整体软饮市场的4.7%。功能饮料行业市场潜力巨大,按零售额计,预计2029年的市场规模达2180亿元,2025年至2029年年复合增长率达10.9%,远高于同期软饮市场的5.8%。
持续提升供应链能力,有望助力东鹏饮料覆盖更大的市场需求。东鹏饮料在招股书中提到,截至2025年6月30日,已开始提升四个现有生产基地的产能,建设三个新生产基地,以及筹建一个新生产基地。
东鹏的发展关键,在于能否用资本换时间,让“补水啦”等新品快速承接增长,让东南亚布局从“据点”变“阵地”。这将决定了,“A+H”上市能否成为东鹏饮料从“本土龙头”迈向“全球玩家”的跳板。
参考资料:
1、澎湃新闻:东鹏饮料二度递表港交所:超八成收入来自单一产品,边买理财边融资
2、深圳商报:东鹏饮料赴港IPO超八成收入来自单一产品
3、新浪财经:东鹏饮料火速“再战”港交所:“三高财务”与股东减持下的资本破局
4、中国基金报:东鹏饮料执意赴港上市背后:“不差钱”与出海野心
文章封面首图及配图,版权归版权所有人所有。若版权者认为其作品不宜供大家浏览或不应无偿使用,请及时联系我们,本平台将立即更正。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增长黑客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rowthhk.cn/cgo/model/1451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