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这篇文章不是广告,我也没收一分钱的广告费。事实上这种真正能赚钱的、小而美的品牌根本不热衷做PR,估计品牌方恨不得把自己深深的藏起来不被圈外人看到。今天我主要是想借这个案例,说一个【说清楚】怎么能帮助我们赚钱的道理。
马上立冬,这时候如果让你去创业卖蚊帐,你会怎么想?
季节产品?低频需求?利润不高?没人需要?会不会想打人?
别说冬天,就算是夏天,卖蚊帐也是一听就会摇头的赛道吧?蚊帐这种东西,现在好像家里蚊子都不多了,用点电蚊香液就解决了,蚊帐也太难卖了吧?!!!!
可偏偏,就有人把这样一顶蚊帐,卖到了年销过亿,走进了600万家庭。
他们是怎么做到的?为什么我们觉得不好做、难赚钱的事儿,总有人能玩出新高度?
答案并不复杂:只要你能【说清楚】,市场的角角落落里,永远藏着好赚的钱。
今天要聊的这个品牌,就是说清楚之后,在商业的犄角旮旯也能赚钱的那种,非常非常值得普通创业者学习。
01蚊帐是干什么用的?

这个品牌,叫美朵嘉。
目前在电商平台蚊帐类目中排名第一,年销过亿,600万家庭都在使用。
面对卖蚊帐这个看似狭窄的生意时,一般人可能都会选择在“怎么卖”这里死磕,找更多渠道,做更多营销。这,就是一般创业者会犯的第一个错误。
总想着“怎么卖”,想着解决营销端的问题,也是创业者的一种逃避。
蚊帐不好卖,美朵嘉没有困在“怎么卖”的销售思路里,而是回到本质,继续往前推进。
其他季节谁还需要蚊帐?蚊帐除了防蚊子还能干什么?
你看,美朵嘉没有只停留在“夏天防蚊”、“怎么卖”这样的表层逻辑上死磕销售,而是倒回去继续磨“说清楚”的事:
- 除了防蚊,蚊帐还能防什么?还能干什么?
 - 除了夏季,还有哪些季节、哪些人需要蚊帐?
 
【卖的是啥】【卖给谁】,本质上还是得说清楚【我是谁】和【你是谁】这两件事。
【我是谁】的入手点可以从品牌中心轴十要素的优势和特点下手,【你是谁】的入手点可以从顾客画像里的真顾客是谁下手。
这两个关于说清楚的推进,一下子就把商业的闸门给推开了。
美朵嘉发现,自己卖的蚊帐有个特别大的优势,就是结实。结实到什么程度呢?天衣无缝。
紧跟着,在评论区,在用户调研中,他们发现有两类人是品牌的“真顾客”,真顾客这里产生了两个核心需求。
一类是家里有宝宝的父母,一类是住集体宿舍的大学生。
父母怕宝宝被蚊子叮咬,更怕它一翻身掉下床来,因此,“防摔蚊帐”这个新类目清晰地被定义出来了。
大学生呢,需要隐私,需要遮光,渴望拥有一个帐篷一样的独立空间,学生蚊帐这个类目也被点亮。
好家伙,一个蚊帐,说清楚了之后,一下子干进了母婴和校园两条大赛道。
这么聚焦的需求,美朵嘉到底是怎么想到的?又是怎么一步步把需求说清楚、把赛道跑出来的呢?
02创始人说:差评里藏着你的下一个爆款
美朵嘉究竟是如何洞察到这些新机会,成功画出第二条品牌曲线的呢?
在他们官方的品牌介绍里,有这样一段坦诚的分享:
这款我们引以为傲的防摔蚊帐,其实是一个计划之外的惊喜。
一开始我们也认为蚊帐的主要功能就是防蚊,我们把蚊子当成了最大的敌人,把蚊帐做到了天衣无缝。
当我们为了开发出更好的蚊帐不断努力时,越来越多的妈妈却告诉我们:这个蚊帐可以兜住掉床的宝宝耶!

创始人叶朋在采访中说过这个事儿:
“这个创新完全来自用户的反馈。有一年,一个广东的顾客给我们打电话,说他家卧室的吊灯掉下来了,正好砸在孩子床上,但蚊帐把孩子兜住了,没受伤。他特别感谢我们,这件事让我突然意识到:蚊帐除了防蚊,是不是还能保护孩子?后来我们发现,很多宝妈都有“孩子坠床”的顾虑,尤其是幼儿。它解决了季节性问题:防蚊是夏天的需求,防摔是一年四季都有需求,从此我们的生意就没有明显的淡旺季了。现在整个蚊帐市场,60%以上都是防摔蚊帐。”
这个来自用户的意外发现,让美朵嘉意识到:蚊帐的价值远不止于“防蚊”。
他们迅速做出反应,要以安全为核心,对产品进行大幅强化与升级,重新定义了防摔蚊帐的安全标准,要主打宝宝“防摔”。
为什么美朵嘉能捕捉到这样的商机?
答案不复杂,美朵嘉一直追求的正是——“说清楚”。
它不满足于“蚊帐就是防蚊子“这个泛泛认知,它在踏实做产品的同时,始终在做两件事:向内,不断观察并说清楚自己品牌的优势&特点;向外,持续倾听来自顾客的真实声音。
就像他们创始人说的一句话:“差评里藏着你的下一个爆款”。这句话说得真挺好的。
但,千万不要觉得“说清楚”这件事儿很简单。
很多品牌一旦遇到销量下滑,就立刻陷入焦虑,满脑子只想着“如何卖出去”的营销问题,很难安住一颗心,把两件最根本的事想明白:
我的优势到底是什么?顾客的真实需求又是什么?
美朵嘉也曾面临这样的阶段——尽管他们的蚊帐扎实又耐用,品质过硬,销量却始终不乐观。直到他们像挖到金矿一样,捕捉到用户的这句反馈:
这个蚊帐可以兜住掉床的宝宝耶!
每当看我侄女在美朵嘉蚊帐里滚来滚去的折腾,甚至把它当成小蹦床左右跳跃时,我都不禁感慨:这蚊帐的质量可真好啊!用美朵嘉的话说:一顶蚊帐,兜住的不止宝宝,还有妈妈们那颗提心吊胆的心。

|图片来自品牌官方信息
蚊帐→用户反馈→防摔蚊帐→宝宝防摔蚊帐,这个路径让我们看到:
一个品牌说得越清楚,商业机会也就越明确。
03说不清楚,也许是品牌真正的瓶颈
一顶不起眼的蚊帐,通过进一步说清楚自己的优势、说清楚真实的顾客,也能蜕变为新赛道上的黑马。
太多时候,那些卡住我们的表象,比如销量、渠道、价格等等,也许根本不是问题的关键!
真正的瓶颈,也许是我们从未静下心来,将那些最根本的商业要素——“我是谁”和“你是谁”,彻底想清楚、说清楚。
你知道吗?仅仅在【我是谁】这个维度上,一个完整的品牌体系就包含十大要素、近百个要点。若再将【你是谁】——顾客的画像、旅程、触点、体验等一一厘清,许多困扰已久的问题,比如商机、效率与利润,往往就能迎刃而解。

我们再来复习看看添梯内容体验——【我是谁】部分十大关键信息要素分别是什么?
- 品牌名称(看似简单却最容易混乱的)
确保顾客知道如何称呼品牌。需明确其正式注册的中外文名称,以及在产品、媒体、门店等各个渠道中分别使用什么名称。
 - 产品结构(难点,换个角度梳理产品的最好办法)
界定产品所属的大品类,明确主打产品是什么,并用一张脑图梳理清楚旗下所有产品之间的逻辑关系。
 - 价格层级(价格感受如何融入顾客内容体验?)
明确产品的定价区间,定义其在同行中属于高中低哪个层级。“定位先定价”,价格层级与内容体验之间存在默契。
 - 品牌理念(越来越重要)
这是品牌的灵魂和三观,由三个基本表述构成:使命(从何而来)、愿景(去向何方)、价值观(相信与反对什么)。
 - 品牌定位(是传说中的“定位”却不是传统的推导方法)
用一句话说清楚:品牌为哪类人群提供何种价值,以及他们选择的理由。它可以表现为价值主张、竞争或品类等。
 - 品牌战略(极容易跟企业战略经营策略混淆)
核心在于如何占领顾客心智。其基本表述是:品牌通过多长时间,运用什么核心策略,最终打造出什么样的品牌结果和高度。
 - 品牌优势/特色(真正的特色往往会被企业忽略,不易被承认和发现)
找出那个真正被内外部认可、且难以被短期超越的核心优势(至多三个,最好一个)。它或许是“小荷才露尖尖角”,但将是品牌内容始终需要巩固的“北极星”。
 - 内容风格(最难推导,但落地最有帮助)
这是品牌作为创作者的个性印记,是内容的“外衣”。它由语言风格、视觉风格、互动叙事风格三者共同塑造。
 - 品牌视觉(给设计师约定好的那些“关键信息”)
它不止是一套LOGO或配色,更是一套基于核心理念的完整视觉符号系统与细致的使用规范,共同塑造品牌的独特质感。
 - 指导原则与内容规范(给全公司定好的品牌“标准”)
为防止内部“超纲”发挥,必须设立品牌内容的“底线”与“手册”,品牌的指导原则主要是针对产品开发与创新、营销与传播、销售展示与服务、企业文化与沟通等四大方面,提出的一切围绕品牌来实施的标准。
 
十大要素,一个内核——【说清楚】。
这十大要素,共同构成了一套让品牌被完整“说清楚”的体系。当每一个要素都清晰、协同、一致地指向同一个方向时,品牌便不再是信息的散兵游勇。
结语:说清楚之后,没有难做的生意
回到美朵嘉这顶小蚊帐,你看,它的逆袭之路,并没有依赖什么高深莫测的道理。它所做的,无非是回到了商业最朴素、也最容易被忽略的起点:
把“我是谁、我能为你解决什么问题”这件事,彻彻底底地说清楚。
从防蚊到防摔,从夏季单品到全年守护,从泛泛大众到精准的母婴与大学生。
它每一次的“说清楚”,都是一次市场的重新校正。
我最近一直在各个地方讲:模糊的成本无限大,以后的商业世界,是8k超高清的世界,“说清楚”是品牌必须要掌握的武器。
高清的未来,无论你的品牌是哪个行业,都不妨先静下来,问自己两个问题:
- 我的优势,真的对顾客“说清楚”了吗?
 - 我面对的,到底是谁?他们内心最深处的渴望与恐惧,我真的“说清楚”了吗?
 
你“说清楚”的时刻,答案会转变成效果、变成效率、变成增效,变成实实在在的销量,变成品牌行走天下的护身符。
说清楚之后,天下真没有难做的生意。
本文来自投稿,不代表增长黑客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growthhk.cn/cgo/market/146470.html
                
                                                    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